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高層動態 >> 正文
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在即:努爾局長首作報告,“新常態”下路在何方?
來源:中國節能產業網 時間:2015-12-29 9:25:39 用手機瀏覽

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召開在即。能源君獲悉,會議召開的時間在本周,國家能源局派出機構負責人也已啟程赴京參會。依照慣例,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將作報告,總結2015年能源工作,部署2016年能源重點工作。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能源十三五規劃的編制、發布、執行將是年初首要工作。這也可以預計,今年能源工作會議將會更重視對中長期能源發展趨勢的判斷,注重中長期能源目標的實現。

“中國確立的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碳排放達到峰值,并力爭盡早達到峰值。”

去年國家能源局在2015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報告中并未設定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等具體發展目標。這也說明,國內能源在弱化加大能源生產的戰略,需求側管理和消費端的增長更為重要。

尤其是在能源互聯網革命的驅動下,能源生產、消費模式將會有顛覆式的變化。沒有人能夠準確預計能源生產和消費數據,市場驅動下的生產和消費才更為合理。目前煤炭、電力產能過剩,恰恰是計劃審批機制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能源供需寬松是今年的特點,也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新常態。如何創造新的生產力,化解過剩電力、煤炭產能,調整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是能源行業面臨的嚴峻問題。

從電力消費和供給看,1-11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5.05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7%,增速同比回落3.0個百分點;新增發電容量9044萬千瓦,同比增加2338萬千瓦。電力消費和供給之間的不平衡問題越來越明顯。

中電聯人士預計,2015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5.55萬億千瓦時左右,同比增速0.6%%,創1974年以來年度最低水平。

國內煤炭消費在經過高速增長之后,在2012年進入下行區間,發展低迷一直至今。2014年煤炭消費出現十幾年以來首次負增長,降幅2.9%,預計今年降幅還將擴大。

在霧霾治理、氣候變化的壓力之下,非化石能源預計將得到一如既往的支持。11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4.5億千瓦,同比增長16.0%。其中,水電2.76億千瓦、核電2696萬千瓦、風電1.13億千瓦,但棄風棄光問題仍然存在。

在“四個革命、一合作”的戰略下,體制革命是2015年重點工作,尤其是以電力體制改革為突破,電改9號文及配套文件悉數下發,這份文件將在中長期內重構國內電力產業鏈。

能源觀察創始人王秀強認為,總體而言,這一輪電改的驅動,無論是效率還是改革深度,以及來自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的驅動力都超乎預期。與上一輪更側重物理改革相比,本輪改革更是對電力行業內在運行機理的改革,改革的難度實際更大。

盡管9號文下發,但來自頂層的設計并沒有結束。在經過今年的改革觀望、參與、沉淀之后,能源電力管理部門對改革的宣貫、指導、監管等剛剛開始。這也將是能源管理部門今年的重要任務。

電改是能源市場化催化劑,也在撬動新能源市場的繁榮。2016年能源工作的看點預計也將集中在電力、新能源領域,也將是社會資本的主戰場。

記者: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分別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和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提出了“推進能源消費、供給、技術、體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強能源國際合作”的能源工作總要求,明確了“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戰略方針。您認為,能源行業應如何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重點推進哪些工作?

努爾˙白克力: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是黨中央專門研究能源安全問題的第一次會議,首次明確確立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工作總要求。會議在國內外引起廣泛關注,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此次會議標志著中國已經進入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新時代。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目前已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實施。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務院首次制定和頒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行動計劃確立了“節約、清潔、安全”的戰略方針。為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工作總要求和“節約、清潔、安全”的能源發展戰略方針,能源行業應重點推進六方面工作:

第一,增強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一是推進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要按照安全、綠色、集約、高效的原則,不斷提高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水平,包括提高煤電機組準入標準、高標準建設14個大型煤炭基地和9個煤電基地,積極推進煤炭分級分質梯級利用等。二是穩步提高國內石油產量。鞏固老油田,開發新油田,突破海上油田,大力支持低品位資源開發,建設9個千萬噸級大油田。三是大力發展天然氣。要按照陸地與海域并舉、常規與非常規并重的原則,促進天然氣儲量產量快速增長,到2020年常規天然氣、煤層氣產量達到1850億立方米和3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超過300億立方米。四是積極發展能源替代。堅持煤基替代、生物質替代和交通替代并舉的方針,到2020年,形成石油替代能力4000萬噸以上。五是加強儲備應急能力建設。建立國家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戰略儲備與生產運行儲備并舉的儲備體系。

第二,實施重大專項行動計劃,推進能源消費革命。一要嚴格控制能源消費過快增長,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實施“一掛雙控”、區域差別化能源政策以及控制煤炭消費總量等措施。二要著力實施能效提升計劃,包括煤電升級改造、工業節能、綠色建筑和綠色交通行動計劃。三要推動城鄉用能方式變革,實施新城鎮、新能源、新生活行動計劃,加快農村用能方式變革和開展全民節能行動。

第三,加快優化能源結構,推進能源供給革命。一是降低煤炭消費比重。削減京津冀魯、長三角和珠三角等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工業分散燃煤小鍋爐、工業窯爐和煤炭散燒等用煤領域。二是提高天然氣消費比重。實施氣化城市民生工程,到2020年實現城鎮居民基本用上天然氣;擴大天然氣進口規模;穩步發展天然氣交通運輸;適度發展天然氣發電;加快天然氣管網和儲氣設施建設,到2020年天然氣主干管道里程達到12萬公里以上。三是安全發展核電。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研究論證內陸核電建設。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四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積極開發水電,到2020年力爭常規水電裝機達到3.5億千瓦左右;大力發展風電,建設9個大型現代風電基地以及配套送出工程,積極發展分布式風電,穩步發展海上風電,到2020年,風電裝機達到2億千瓦,風電與煤電上網電價相當;加快發展太陽能發電,到2020年光伏裝機達到1億千瓦左右,光伏發電與電網銷售電價相當;積極發展地熱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到2020年,地熱能利用規模達到5000萬噸標準煤;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科學安排調峰、調頻、儲能配套能力,切實解決棄風、棄水、棄光問題。

第四,突出重點攻關,推進能源科技革命。一是明確能源科技創新戰略方向和重點,包括9個重點創新領域和20個重點創新方向,開展相應的重大示范工程建設。二是抓好重大科技專項,力爭頁巖氣、深海油氣、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技術及新一代核電核心技術等取得重大突破。三是依托重大工程帶動自主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能源裝備工業體系。四是加快能源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制定國家能源科技創新及能源裝備發展戰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

第五,深化重點領域改革,推進體制機制革命。一是完善現代能源市場體系,分離自然壟斷業務和競爭性業務,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推動能源投資主體多元化,在制定負面清單基礎上,鼓勵和引導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以外的領域。二是推進能源價格改革,力爭在石油、天然氣、電力等領域取得進展。三是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重點在推進電網、油氣管網建設運營體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四是健全能源法律法規。五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健全能源監管體系。加強能源戰略、規劃、政策、規則等制定和實施,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

第六,加強能源國際合作,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加強俄羅斯、中亞、中東、非洲、美洲和亞太五大重點能源合作區域建設,建設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培育自由開放、競爭有序、監管有效的全球能源大市場,共同維護市場穩定。制定和完善全球能源治理原則,形成消費國、生產國平等協商、共同發展的合作新格局。

記者: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時代背景下,能源行業有怎樣的新變化和新特征?

努爾˙白克力: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能源發展的環境和形勢也出現一些新動態、新變化,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我國能源消費進入中低速增長期。本世紀以來,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從14.6億噸標煤增長到42.6億噸標煤,年均增長7.9%,比上世紀最后20年的年均增速高出3.4個百分點。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逐步進入新常態,能源消費增速也將逐步換擋,預計從現在到2020年我國一次能源消費年均增速將降至3.4%左右,到2030年可能降至2.3%左右。

第二,能源消費結構進入雙重更替期。世界能源發展大致經歷了薪柴、煤炭和油氣三個時代,并逐步向低碳能源時代邁進。目前,我國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高達66%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35個百分點。我國能源發展處于油氣替代煤炭、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雙重更替期。一方面要順應世界發展趨勢,努力減少煤炭消費,增加石油、天然氣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與世界同步進入低碳能源時代,到202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例須達到15%左右,到2030年要達到20%左右。

第三,能源轉型發展進入攻堅時期。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國還將處于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階段,仍需滿足人口和經濟增長的合理用能需求。同時,我國單位GDP能耗和主要工業產品能耗與世界先進水平仍存在較大差距,節能和新能源技術創新能力還有待加強。

為確保能源科學、可持續發展,落實能源工作總要求,踐行能源發展戰略,我國力爭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或更早達到峰值。為實現以上目標,不僅要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過快增長,還需努力實現能源系統的低碳化發展。因此,能源轉型發展任務尤為艱巨。

記者: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也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十三五”規劃研究之年。您認為今年能源行業應該重點做好哪些工作?

努爾˙白克力:2015年是實現“十二五”目標任務的最后一年,也是承前啟后,謀劃“十三五”能源發展的關鍵一年,能源行業工作多、任務重,要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頂層設計,制定能源中長期戰略規劃。按照“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工作總要求,開展重大戰略問題研究,以2030年前后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為基準,擬訂2030年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統籌做好總體規劃與專項規劃、重點規劃之間的銜接平衡,編制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及煤炭、電力、油氣、核電、可再生能源、科技裝備等配套專項規劃。

二是貫徹落實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擬訂絲綢之路經濟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行動計劃。以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的能源資源富集省區為重點,研究打造綠色能源示范帶、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示范帶。

三是發揮典型示范帶動作用,開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試點工作。深入調研、解剖麻雀,從能源資源富集地區、主要消費地區各選擇1~2個典型省(區、市)開展試點。

四是組織實施重大戰略工程。以重大工程為抓手,把中央確定的戰略目標落到實處。重點研究論證西南水電開發、核電建設、分布式能源、非常規和海上油氣勘探開發、煤炭清潔開發利用、能源領域關鍵技術創新、主要用能領域能源消費方式變革等重大戰略性工程。

五是堅持惠民利民,提高能源普遍服務水平。堅持把民生放在首位,以保障居民用電、用氣為重點,加快推進城鄉能源公共服務均等化。確保2015年全面解決無電人口用電問題,使我國在發展中國家中率先實現居民用電全覆蓋;開展全國光伏扶貧調查摸底,組織編制光伏扶貧規劃,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積極推進光伏扶貧工作;深入推進人民群眾滿意用電工程,加大能源行政執法和稽查工作力度,加強12398能源監管民生通道建設,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實施氣化城鎮民生工程,加強城鎮天然氣管網建設,擴大管網覆蓋面積,拓展天然氣應用,新增天然氣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沒有相關文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