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召開“巴黎歸來談氣變”中外媒體見面會。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表示,如果能夠完成氣候變化的行動目標,霧霾的污染將降低42%。
解振華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目標,實際上對解決霧霾有協同效應。“主要目標還是節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現在的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到今年年底是占12%,我們原來的目標是11.4%,到2020年要達到15%,到2030年達到20%左右。”他說,“如果我們這些目標能夠實現的話,實際上能使霧霾污染降低42%。”
當被問及氣候大會的積極作用時,解振華表示,這次會議達成了《巴黎協定》(以下簡稱《協定》),這個《協定》是一個有法律約束力、為了落實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強化行動的全面、均衡、有效的法律文件!秴f定》實際上對各個國家、對所有的締約方都明確地提出了一些要求,明確了它和公約的關系,打破了一些國家希望拋棄公約“另起爐灶”、另搞一套的企圖,既動員了所有的各方,又考慮了各國不同的國情。不同國家的訴求都能夠在這個《協定》當中反映出來,使得大家都來采取行動。“《協定》明確了發達國家有義務,在2020年之前拿出每年1000億美金支持發展中國家,2020年之后還要在1000億美金的基礎之上繼續擴大支持規模。”解振華說。
在被問及《協定》對可再生能源問題的推動作用時,解振華表示,最近這十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發展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比如水電增加了2.57倍,風電增加了90倍,光伏發電裝機增加了將近400倍,整個總裝機容量占全球24%。由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整個可再生能源成本大體上降低了50%。
談到核電問題時,解振華表示,核電的發展首先要確保安全,包括設備的安全、管理的安全、廠址的安全,國家現在在這些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內地現在在選址,到底什么時候建、在何地建,還在進一步論證。但是,現在在沿海條件成熟的地方已經開始建設,而且這些核電技術也在更新,從二代、二代半到三代,現在都在更新。“核電的建設,就中國的國情來說還是要搞。”
“我相信,目前發展階段出現的這些嚴重的環境問題,只要我們按照現在政策、措施、路徑,特別是加大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改變生活方式等措施,這些問題是能夠得到解決的。”解振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