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冬以來,北京霧霾頻發,空氣凈化器、防霾口罩銷售火爆。因為霧霾嚴重,北京不得不實行機動車單雙號行駛,中小學、幼兒園停課,企業停限產等措施。霾,已經嚴重影響到了人們的健康、出行以及正常的生活。
隨著人們愈來愈關注霧霾及環境污染問題,環保產業被視為大陸目前最被看好的新興產業之一,一些業內人士甚至認為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商機將隨之打開。與此同時,大陸龐大的環保市場也吸引了臺灣環保業者的目光,他們不僅希望搶進大陸環保商機,同時也呼吁盡快簽署《兩岸環保協議》,做大兩岸環保市場。
大陸開啟環保產業投資盛宴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綠色發展理念,環保產業成為大陸新的支柱產業,產業投資盛宴即將開啟!鼻迦A大學環境學院教授杜鵬飛表示,大陸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發展綠色經濟不僅可以促進節能減排,而且能夠擴大市場需求!鞍l展綠色經濟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必須要有以節能環保產業為代表的綠色產業作為支撐,從量上來看,到今年年底,大陸環保產業的產值將達到4.5萬億元,未來五年環?偼顿Y將超過17萬億元,這不僅將推動環保產業成為大陸經濟的支柱產業,同時為金融市場帶來大量高收益的可投資項目!
“環保產業不僅能為轉型發展提供倒逼機制和發展方向,自身更是保持強勁的發展態勢!敝袊缈圃撼鞘邪l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表示,作為全世界最大的發展中經濟體,又處于一個新的五年規劃藍圖將展開之際,成為大陸經濟發展支柱產業的環保產業,其規模起碼在萬億元到10萬億元量級,大陸對其肯定還會有進一步的支持政策,這其中也蘊藏著巨大的投資機遇。
牛鳳瑞表示,“十二五”期間,大陸環保產業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每年的環保投入約為1萬億元,“十三五”期間,隨著產業政策的不斷完善,環保投入將上升到每年2萬億元左右。
在政策及投資的利好之下,臺灣環保業人士也認為,“十三五”期間,大陸環保產業將激活存量市場,釋放多個新增市場。臺灣凱鴻環?萍级麻L林家泰表示,大陸“十三五”規劃綱要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寫入目標,環保產業將就此升級為生態產業,并進入大發展的黃金期!坝捎诃h保產業屬于長期發展持續經營產業,臺商可擇機長期投資。”
“大陸的環保市場龐大,臺資企業一定不能放棄,應該抱團進軍大陸競逐環保商機!迸_灣環保暨資源再生設備工業同業公會理事朱俊彥表示,大陸在污染治理、環境修復、傳統產業節能減排以及新能源發展等領域的潛在市場需求,為臺灣環保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兩岸環保產業各有所長
“臺灣環保產業比大陸起步早,在引進、消化和改進歐美等地先進環保技術方面有很多成熟經驗。”朱俊彥表示,臺灣環保產業技術居世界中上水平,早期多由日本、美國等地引進并直接應用!霸诃h保技術引進過程中,隨著環保法規的制定實施與政策鼓勵,不僅推動臺灣環保產業持續發展,也帶動了臺灣環保產業技術的本土化發展!
朱俊彥表示,臺當局制定、頒布、實施的一系列有關環境與自然生態保護的法規,鼓勵和扶持臺灣環保產業技術、設備的本土化,積極鼓勵開展環?萍佳芯,迫使島內污染嚴重的廠商投資購買減污、防污技術設備,不僅為環保產業技術的發展創造了市場需求,也成為直接催生、扶植環保產業發展壯大的政策基石。
林家泰則表示,雖然臺灣環保產業技術平均水平落后于歐美等地3~5年,但臺灣環保產業中的傳統與小型設備應用技術已經基本上與歐美先進水平相當,“對臺灣出口市場來說,污染防治設備的第一大地區就在大陸。”
據他介紹,臺灣的空氣污染防治設備、水污染防治設備、廢棄物及其他污染防治設備的技術來源主要為島內業者自行研發,其次為歐美等地技術引進。
“與臺灣相比,大陸正處于環保投入曲線攀升期!比珖䥇f委員、臺盟泉州市市委主委駱沙鳴表示,目前大陸環保行業總體規模逐步擴大,產業領域不斷擴展,整體水平不斷提高,已初步形成了包括環保產品設計、生產、工程、環保服務等門類齊全的產業體系!暗,大陸當前的環保投資與污染水平雙雙攀升,環保投資占GDP比重只有1.5%左右,與環境治理比較好的經濟體2.5%~3%的環保投入還有一定差距!
“不過,大陸具有深厚的工業發展基礎和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及市場條件!瘪樕厨Q同時表示,近年來,隨著大陸經濟和社會發展,環保技術不斷提高,通過自主研發與引進消化相結合,大陸已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關鍵技術,具備依靠自有技術進行工程建設與設備配套的能力。
他認為,作為大陸的一個朝陽產業,隨著政府日益重視環保產業,必定會逐年增加資金投入,因而環保市場的潛在需求相當大!拔磥硪欢螘r間內,大陸環保產業可望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長速度。兩岸在環保產業發展上各有優勢,雙方若能合作可明顯提升競爭力,共創綠色經濟雙贏局面!
加快兩岸環保產業合作步伐
“隨著兩岸環保產業的相關度不斷提升,雙方的合作有很大潛力!迸_北經營管理研究院院長陳明璋表示,環保產業發展性強,就業機會多,市場商機大,是大陸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重點!皟砂督涃Q交流與合作日益發展,要共同關注推動兩岸節能環保發展!
陳明璋表示,臺灣的環保產業技術相對領先,但在兩岸市場上并未取得明顯的優勢,主要是因為兩岸在環保領域至今還未能搭橋對接,臺資企業在搶進大陸環保市場時只能單兵作戰。“兩岸需要盡快拿出措施,攜手解決問題。臺灣已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希望兩岸在未來的交流過程中,積極思考如何推動兩岸環保產業交流。只要兩岸能在環保產業的相關政策上順利搭橋,不僅臺資企業可以登陸大展身手,大陸的環保產業也能因此而迅速提升!
“環保節能是世界議題也是兩岸課題,兩岸應盡快就環保合作問題進行協商,并簽署合作協議!迸_灣區環保設備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江誠榮表示,2008年至今,兩岸已在人員往來、旅游、航空、地震等領域先后簽署了23項協議,但環保相關協議至今尚未簽署,“兩岸應共同面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并運用兩岸兩會平臺,盡速簽署兩岸環保協議,以利兩岸攜手做大環保市場!
據了解,在2014年2月舉行的兩岸兩會第10次會談中,兩岸曾就環保合作議題進行過協商,雖然雙方在合作領域與幾個大方向上達成了一致,但仍還有一些具體議題尚待溝通。
“臺灣的環保業者要到大陸發展,不僅要有專業技術及管理能力,也要主動參與大陸環保標準的制定!瘪樕厨Q表示,大陸環保產業起步較晚,在產業標準的制定上并不夠明確。因此,他建議,探索建立合作平臺,制定兩岸環保產業共通標準,通過標準引領兩岸環保產業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并結合兩岸標準技術,引領國際標準發展。
同時,駱沙鳴也表示,兩岸應加強環境基準研究的交流與合作,加快島內技職院校為大陸培養環境學科專業“雙師型”人才的步伐,加強大陸高等院校環境學科和專業建設。“兩岸若能共同面對環境保護議題,在環境質量提升的同時,可以為兩岸衍生出許多環保產業商機,推動兩岸邁向一個環保合作新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