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20年,中國的節能降耗累計節能量占了全球52%,全球一半以上的節能是通過中國的努力取得的,即使這樣看,中國在節能方面的未來潛力還是很大!
23日,在北京舉辦的“巴黎歸來談氣變”中外媒體見面會中,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作出上述表述。他強調,“中國應對氣候變化不僅僅停留在會議層面,而要落到實處!
解振華回憶巴黎氣候大會的情況時說,“協定考慮到各國的國情,確定了不同于《京都議定書》‘自下而上’的應對氣候變化的減排模式,有很大的包容性,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的里程碑!痹跇O大地肯定了巴黎氣候大會的成果和意義的同時,他表示,要落實這個會議的成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解振華介紹,與一些發達國家自主貢獻只有減緩戰略不同,中國的自主貢獻既包括減緩也包括適應。
在減緩戰略方面,解振華表示,中國確立了一系列減緩的目標,比如,2030年中國碳強度要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達到20%左右,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要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可能早達到峰值。“要實現以上目標,中國必須要調整能源結構,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另外,還要增加森林碳匯,植樹造林!
在適應戰略方面,解振華表示,各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必須加快實行低碳發展、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應對極端氣候的抵御力,要調整經濟結構,在工業、建筑、交通和民眾生活消費領域進一步節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解振華坦言,《巴黎協定》還有一些“不完善或者不完美”,在資金問題和技術轉讓問題上還是比較“軟”,如果要真正實現長期目標,在技術創新、技術轉讓、技術合作方面還應該有更大的力度。“發達國家自主貢獻只是減排,不符合現在協定要求,還要增加適應的內容,而且特別要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支持,這些要寫到自主貢獻里面。”
“關于下一步如何落實,我們在國家自主貢獻方面已經有了一些具體考慮和舉措!敝袊鴩野l展和改革委員會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蘇偉在當日見面會上表示。
蘇偉表示,通過參加這次巴黎氣候大會,中國發出了自己的聲音,體現了在全球治理當中的影響力,讓世界看到了中國不僅僅是說說而已,實際上也確確實實在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