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一項最新發布的全球森林資源評估結果令人鼓舞:2010年至2015年,中國是世界上凈增森林面積最多的國家,年均增加森林154.2萬公頃。
更值得欣喜的是,河南省堅持林業生態建設一張“綠圖”繪到底,藍天、碧水、鄉村、城市河流清潔工程和行動緊鑼密鼓,節能減排、低碳發展倒逼經濟轉型升級,“十二五”以來,綠色正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色調。
據初步監測,5年來,全省完成造林1797.8萬畝、森林撫育和改造1078.2萬畝,與“十一五”相比,森林覆蓋率上升了1.43個百分點,達23.62%。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很關鍵。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綠色發展”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畫卷也將在我省各地生動呈現。
播綠:筑牢生態屏障
11月8日10時30分許,羅山縣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荒田保護站大網籠的紗簾剛掀開,幾只雪白的精靈就優雅地振翅高飛,在青山綠水間漸行漸遠。
“‘國寶’朱鹮是瀕危物種,能在河南繁衍生息并成功野外放飛,與當地良好的生態環境密不可分。”全國鳥類環志中心主任陸軍說。
當前,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惡化……如此種種,已成為突出的民生問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
“森林是‘天然的凈化器’,在生態修復、保障糧食安全、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具有多重功能!笔×謽I廳廳長陳傳進說!笆濉币詠,林業生態省、林業生態省提升工程持續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太行山綠化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有序開展,中原生態網絡初步構筑。
綠色越織越密,人與自然和諧共享。
造林綠化為更多荒山披上綠裝,近5年來,全省僅沙化土地面積就減少了約3.18萬公頃,減少幅度達5%左右。野生動物紛紛“搶鏡”,安裝在河南小秦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紅外線自動感應觸發相機,成功捕捉到鬣羚、勺雞、野豬等大量野生動物的生活畫面。
綠色越織越密,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提高。權威部門評估,我省森林資源年吸收二氧化碳8400多萬噸,約相當于全省工業用燃煤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7%,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拓展了空間。
圍繞高標準糧田“百千萬”工程,農田防護林體系也不斷“升級”。全省農田林網、農林間作控制面積超過8500萬畝,控制率達90%以上,干熱風等災害性天氣影響基本消除,使農作物平均增產10%。按全省糧食年產量1100億斤計算,每年可貢獻糧食百億斤以上,為“中國糧倉”糧食連年穩產高產提供了牢固的生態保障。
護綠:留住碧水藍天
自2013年初,不期而至的霧霾開始橫掃大江南北,鄭州一直徘徊在空氣最差榜單中。變化悄然發生,時隔近3年,今冬供暖季,國內有城市空氣質量污染指數直沖1400;而鄭州雖天氣條件不利,空氣質量卻在逐漸改善。
從全省看,前三季度,18個省轄市PM10平均濃度為129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4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濃度為7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3微克/立方米。
“PM10和PM2.5雙下降,正是得益于藍天工程行動計劃等環保重點工程的實施!笔…h保廳廳長張慶義說。
河南省大氣源解析結果表明,燃煤、機動車、工業過程和揚塵是全省PM2.5的主要污染來源。向污染宣戰!2014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美麗河南的決策部署,將環境保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的重要舉措。
頂層設計唱響“美麗”主旋律,嚴守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責任紅線,生態環境保護被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藍天工程、碧水工程、鄉村清潔工程等一系列“環保新政”密集出臺,“控污、控煤、控塵、控車、控油”等一批環保重點工程建設加速推進。
生態紅線約束力增強,全省水環境穩中有升。5年來,我省加強源頭治理和沿線水環境保護,清凌凌的丹江水一路北上,成為“美麗河南”的形象代言人。全省地表水化學需氧量、氨氮等不斷下降,60條主要城市河流水質整體好轉。
環境保護發力,廣大農村成為一道道靚麗風景。美麗鄉村建設試點、鄉村清潔工程啟動以來,我省已創建省級生態鄉鎮626個、省級生態村2904個,村鎮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繪綠:倒逼轉型升級
當前,生態環境和資源條件約束兩道“金箍”日益縮緊,我國已進入結構調整、增速回落、動力轉換的新常態。
“保護與發展并不矛盾,只有堅持綠色發展,倒逼經濟轉型升級,才能進一步增強河南發展后勁、提升綜合實力!笔∩缈圃焊毖芯繂T袁金星說。
將綠色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算好“經濟賬”,更算好“生態賬”和“總賬”,5年來,我省“真刀真槍”保生態,不斷涌現生動鮮活的詮釋。
“我們在招商中,變‘引’資為‘選’資,不利于生態保護的項目一律不要!鄙坛强h委書記李高嶺說,曾有一個幾億元的松香加工項目被拒之門外,只因會造成生態破壞。
安鋼3號高爐汽拖鼓風發電機組工程設備安裝日前基本完成。“該工程是能源二次利用的節能環保項目,投產后安鋼自發電量將占全年用電量的50%以上!表椖肯嚓P負責人表示。
數據顯示,僅“十二五”前4年,我省萬元生產總值能耗就累計下降17.49%,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節能任務。
節能目標實現,降耗步伐不緩。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穩步增長的同時,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2.32%。
其實,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
色澤艷麗、酸甜可口的洛寧上戈蘋果十分誘人。“地頭價也得七八元一個呢!”上戈鎮紙房村村民郭香琴笑著說,她家承包了300多畝荒地,100畝種蘋果、200畝種沙梨,日子越過越紅火。
從“砍樹”到“看樹”,“十二五”期間,林業發展方式轉變讓綠色森林成為財富森林,全省林業總產值以年均約15%的速度增長,預計2015年全省林業總產值將突破1500億元。
全國每10輛新能源汽車,就有1輛是“河南造”。前不久,2015中國·中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傳出的這一消息引發社會關注。專家表示,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已成為最有前途的發展領域和經濟增長點。
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正相融共生,美麗和富強也將攜手前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用“綠色發展”勾畫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基本路徑,緊抓綠色轉型機遇,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綠色水平,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藍天永駐的美麗河南未來更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