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品檢測、認證起家的瑞士SGS集團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78年,從2005年開始,進入中國的能源管理市場,截至目前,已為眾多中國企業提供能源管理服務,其中不乏中石化、中海油、北京香格里拉酒店、西門子、三星、佳能等大型客戶,幾乎涉及所有行業。
自從聘請了SGS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能源領域技術專家團隊實施能源管理后,天津一汽豐田公司泰達工廠的28臺空調第一年即節約了360萬度電。
在改造之前,工廠的空調始終執行一項機械的數字控制命令,不論室內溫度多少、是否有工人干活,空調總是開足馬力,全風量運行,不但難以維持穩定的室內溫濕條件,而且浪費了大量送風運轉能源。
如今,SGS能源技術專家對工廠能源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后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改動方案,使空調變得更加聰明,“根據環境要求,節電器可隨時調整,全年整體節電率在20%-30%之間,年節電360萬度,節約電費136萬元!碧旖蛞黄S田公司負責人表示。
以產品檢測、認證起家的瑞士SGS集團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78年,從2005年開始,進入中國的能源管理市場,截至目前,已為眾多中國企業提供能源管理服務,其中不乏中石化、中海油、北京香格里拉酒店、西門子、三星、佳能等大型客戶,幾乎涉及所有行業。
天津一汽的空調改造只是節能管理的一個環節,據介紹,SGS總共為天津一汽提出合理性節能減排方案10項,其中冷凝水余熱回收、循環水泵節能改造、太陽能合理利用等項目已經實施完畢,節能效果顯著。
與大多數提供主要節能設備改造、自動化系統的傳統能源管理公司不同,SGS主要提供建立在精準能耗數據分析與過程控制方法上的能源認證、審核、檢測、培訓等一站式服務。
在SGS國際認證服務部中港區高級總監曾偉明看來,這一模式十分適合中國市場的需求,“我們發現很多企業采取傳統技改節能后出現投入成本高,投資回收周期特別長,余熱回收了沒有地方用的情況,其根本原因是沒有做好充分的能源數據管理和分析,可見企業的能源管理不能單純做技改節能,更應該引入管理的思維,在企業內部建立系統化的能源管理,并注重培養專業的能源管理人員對企業能源數據和管理方法進行科學的統計和分析。這才是高效、低成本、投資回報快的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曾偉明說。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強化約束性指標管理,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實施全民節能行動計劃,提高節能標準,開展能效領跑者引領行動。因此,可以預計,屆時中國的節能市場又將擴容。
讓企業的能源管理快速收回投資
能源問題一直是近年來的社會熱點問題,據調查顯示,中國的能源使用效率僅為30%左右,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產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多,已成為全球產值能耗最高的國家之一。
但中國企業對節能的投資卻非常保守,盡管企業家們知道,能源是企業成本的重要部分,能源供應質量影響產品質量的穩定性,也有助于確保職員的健康與安全。
SGS對中國企業能源管理投資回報周期的調查結論顯示,如果投資回報在6個月以內,企業會馬上去做;而如果投資回報在1年以上,企業就會猶豫不決。
根據中國市場的特殊需求,SGS開發出了以技術支持為主要內容的低成本的節能管理模式,這與市場上傳統的推廣節能產品或系統的能源管理方式顯著不同,后者以購買產品為主,往往增加企業的設備購置成本。
而SGS的技術支持方案則盡量避免新增設備,曾偉明稱這些方案和改善建議都是低成本甚至零成本的解決方案,“這才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優勢,我們的節能方案一般不會高于一年投資回報周期!彼麖娬{。
據悉,SGS能源服務提供的是一種技術支持,旨在幫助企業建立一套系統科學的自我糾正和自我完善的機制。
這一技術支持體系,不僅僅是簡單地將白熾燈更換為節能燈、把空調改造為變頻,雖然這些節能措施可以降低能耗,SGS認為,上述簡單的節能措施甚至不需要節能管理公司的介入。事實上,SGS的節能技術支持往往是企業不太了解甚至沒有聽說過的措施。
據了解,SGS提供的能源管理以“能源績效”為中心,立足數據管理和過程控制,并遵循PDCA的科學管理方法。并且,SGS將企業用能分解為八大常用系統:發電配電、鍋爐、照明、壓縮空氣、中央空調、電加熱、風機水泵、建筑維護結構系統。
更為重要的是,在能源管理方案實施完畢后,SGS使用國際、國內公認,尤其是服務提供者與客戶雙方都認可的方式驗證節能效果,這也是節能公司與客戶容易產生矛盾的環節。SGS是廣東、福建、湖南、江西、天津、青島等眾多地方政府認可的節能量審核機構。
國際公認的能源管理體系標準為ISO 50001(2011版),這一法規是規范和統一全球能源管理體系的標準;另一個影響較大的國際標準為IPMVP(國際節能效果測量和認證規程)提供了科學的節能量測量和認證方法。
此外,隨著碳交易試點城市的擴大,碳交易將會越來越多,通過節能產生的節能量可以折算成相應的碳減排量,而這些量通過碳核查機構確認后可以拿到碳交易市場進行交易,使得企業將節能從投入轉變為收入和資產,“能源管理體系不同于其他體系,企業必須要見到績效,如果節能效果不好,這個體系實際上是不成功的”,曾偉明說。
“十三五”節能市場擴容在即
2015年4月,廣東省東莞市率先發布關于開展“十三五”節能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用能單位主動編制“十三五”節能規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中央已陸續出臺紅頭文件,要求各地在2015-2016年,以企業為主體開展節能規劃的編制工作。
上述舉措是在“十二五”時期基礎上的延續,在上一個五年計劃中,發改委頒布了《溫室氣體資源減排交易管理暫行辦法》;兩省五市成為中國第一批碳交易試點;工信部、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實施了電機能效提升行動。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五批累計備案的節能服務公司總數已達3210家。
而國家環境、能源政策的繼續趨緊,使得能源管理行業獲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在2015年1月28日公布的數字,與2013年相比,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由2155.62億元增長到2650.37億元,增幅22.95%。
“這幾年,能夠明顯感到企業對能源管理的需求越來越明顯,我們的服務范圍也隨著企業的需求越來越廣!痹鴤ッ髡f。
在他看來,企業的節能需求發生了變化,企業的動力已經從政府節能部門推動的被動能源管理逐漸向自身的節能降耗的需求轉變,此外,一些國際型大企業也逐步要求其供應鏈實現綠色生產。
而隨著“十三五”規劃建議的頒布,曾偉明預計,一個更大的市場即將爆發,“普通企業在看到‘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要求后,普遍不知道如何開展節能計劃,這時候能源管理的價值和需求就體現出來了!痹鴤ッ髡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