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系列報道之綠色建筑與環境保護
2015年10月18日,太陽以巨大的熱情照耀著位于東莞市望牛墩鎮的有余包裝(東莞)有限公司,輕撫著分布在廠區屋頂的近三萬平方米的太陽能光伏板,預示著東莞推廣的又一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即將要并網發電成功。建好的光伏電站組件布滿了廠區樓頂,遠遠望去,蔚藍一片,與天空渾然一體,一幅天地相融、自然和諧的畫面。
現代建筑消耗大量的資源和能源,如果處理不當,還會給當地環境造成影響。據統計,建筑能耗約占全球總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為減少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主張調整或改變現行的建筑設計觀念和能源使用方式,依靠節能技術,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通過使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使建筑逐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過分依賴。
廈門大學教授、建筑環境科學博士、東莞市綠色建筑節能專家奚于成表示,所謂“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
A.受益政策扶持 投資光伏電站受熱捧
10月18日當天,南方電網有限公司、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有余包裝(東莞)有限公司的相關領導和技術人員齊聚有余包裝東莞公司中心控制室,10時18分,技術人員合閘,各種儀表的指針瞬間指向了設定的區間,一切正常,這一由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分布式光伏電站順利匯入電網。
該項目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建設在一號廠房樓面和二號彩鋼瓦屋頂的廠房屋面,共安裝255Wp多晶硅光伏組件12000塊,分成552串安裝,總裝機容量3MW。
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胡鄂生介紹,該電站平均年發電量為300萬度,按目前東莞白天的平均電價0.9元計算,一年下來就節約電費270萬元;其次國家還有補助,每度電補貼0.42元,補貼20年;另外,東莞每度電再補貼0.1元,補貼5年。這樣算下來,前五年就可以節省電費約2130萬元,此項還沒有包括東莞市政府的一次性補貼75萬元(每兆瓦補貼25萬元),總投資可以在六七年的時間里收回。而光伏電站至少可以用25年,使用單位將一直享有市電電價九折的優惠。
此外,光伏組件成片固定于房屋屋面,形成了良好的隔熱層,室內空調負荷也將明顯降低;作為現代企業,環保節能、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形象也得到提升。該項目通過光伏組件、并網光伏逆變器、交直流開關柜設施等,實現了與國家電網的并網,用不完的余電輸送上網,由國家電力部門按標準電價收購,送往其他需要用電的地方。
據了解,受益于國家和東莞市出臺的優惠補貼政策,及東莞市不斷加大推廣綠色建筑節能環保技術的力度,今年以來,東莞市發改局已收到光伏電站建設的申報資料,超過了歷年總和。
B.節能環保是綠色建筑重要特點
奚于成建議,綠色建筑設計必須深入到整個建筑生命期中考察、評估建筑能耗狀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建立全面能源觀。在綠色建筑中,太陽能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太陽能光伏/光熱系統是綠色建筑中一大技術要點,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太陽能為建筑提供能源或者熱水。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胡鄂生介紹,太陽能的價值能夠通過利用太陽能,轉化成群眾所需的能源或者熱水。在這一過程中,它極少消耗能源,對環境沒有副作用,而且太陽能組件的壽命大約為20—30年。
業內建議
東莞可在工業節能減排方面繼續發力
一個城市的綠色建筑從啟動到大規模量化需要過程,需要政府引導和市場機制結合。東莞綠色建筑的推動者,很早就認識到這一點。據記者了解,在東莞綠色建筑“十三五”規劃中,將進一步加大對綠色建筑和既有建筑節能工作的建設,結合市場的實際情況,發揮政府項目的示范帶動作用,使綠色建筑的建設能夠更為平穩快速地發展。
近年來,東莞市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綠色建筑的政策,如《東莞市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東莞市發展綠色建筑工作指引》等,均明確突出綠色建筑建設重點,重點推動財政投資的政府辦公建筑、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城市發展新區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推進高耗能的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改造。
此外,在推廣綠色建筑理念及相關節能環保技術方面,東莞在市場化方面也在同時推進。以政策、規劃、標準、審查、過程監督等手段規范市場主體行為,運用經濟資助、獎勵等鼓勵措施,營造有利于綠色建筑發展的市場環境,激發市場主體設計、建造、使用綠色建筑的內生動力。
“環境問題是影響一個城市今天和未來的根本問題,它與基礎建設一樣,影響著一個市的格局和未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非常必要采取相相應的措施,我為東莞市的這一作法叫好,并愿與自己所在的企業一起為東莞市的環境優美作出努力。”廣東五星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胡鄂生非常贊賞東莞市大力推廣綠色建筑理念的做法。胡鄂生表示,推廣綠色建筑節能環保技術及綠色理念,這是一個著眼于未來的做法。改革開放以來,東莞取得了經濟上的巨大成功,但也付出了環境污染的慘痛代價,雖然東莞市也很重視環境的改善并為之付出了努力,但環境仍然處于不理想的狀態。環境的改善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重視綠色建筑相關應用技術的推廣,評選產品,長期展示和推廣,這是東莞市從細處入手,完全可以讓戰略落地的做法。
東莞的綠色建筑相關應用技術的推廣,東莞還需要在哪些方面發力?胡鄂生介紹,作為一個規劃,寫出來容易,但要做好務必持之以恒,輔以相應的推動政策,引導市民自覺采用環保節能的產品,比如目前東莞的光伏發電產品的推廣力度就不錯。此外,除了建筑節能減排以外,東莞還需要在工業節能減排方面發力。東莞是耗能大市,這一方面還有很多可挖之潛力,比如目前的工業烘干大多使用電力或燒鍋爐解決。目前比較成熟的熱泵烘干比傳統的方式至少可以節能50%以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節能方式。在推廣建筑節能的同時,有必要將工業節能推上一個臺階。
此外,市民需要提高主動環保的意識,站在為了子孫后代的高度,認識和采用合格的優質的環保節能產品;作為政府部門,自然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引導綠色消費的義務,并且將綠色產品的推廣納入政府宣傳推廣的長期政務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