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3日、8日~10日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分南北片區舉辦了“十二五”重點行業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培訓,來自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環境保護局、遼河凌河保護區管理局、環境保護部各督查中心的300多位從事科技標準、污染防治、環境評價、監督執法等工作的管理或技術人員參加。
記者了解到,截至2015年11月30日,“十二五”期間已經發布483項新標準,包括2項國家環境質量標準、48項國家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和433項其他配套技術標準,新發布標準數量達到環保標準創立42年來累計發布標準總數的25%。其中,圍繞落實“大氣十條”,完成了火電、鋼鐵、水泥、有色、石化、化工等六大行業和鍋爐的全部25項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提高了排放控制要求,規定了特別排放限值;提前發布了輕型車“國五”等下一階段移動源排放標準,并加強了對車、油標準配套問題的協調;圍繞落實“水十條”,制修訂了焦化、氮肥、印染、制革及毛皮加工等行業排放標準,對十個重點整治行業85%以上的子行業均制定了專門適用的排放標準,規定了特別排放限值。
科技標準司負責人表示,此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是配套“大氣十條”和“水十條”制定、修訂的火電、鍋爐、水泥、鋼鐵、石化、化工、有色、氮肥、印染、制革等10個重點行業(領域)的30項水和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介紹了相關標準的制修訂情況、技術要點和實施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