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十三五”綠色發展目標如何“量”化水氣土
來源:北極星節能環保網 時間:2015/12/13 12:51:23 用手機瀏覽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也稱巴黎氣候峰會)于11月30日到12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此次巴黎氣候峰會將對2020年以后全球溫室氣體減排作出安排,并力推工業化以來全球升溫低于2℃、大氣溫室氣體總濃度控制在450ppm達成新協議。

  2016年正值“十三五”開局之年,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在接下來的5年之中,能源和環境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為制定“十三五”的綠色發展規劃提供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以及如何實現“十三五”規劃中的綠色發展目標?

  近日,由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和美國環保協會(EDF)共同舉辦的“中國能源模型論壇”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表示,“十三五”作為中國的綠色發展規劃,首次明確提出了2020年目標是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對能源消耗總量進行控制

  2014年,我國已經達到了42.6億噸標準煤,超過“十二五”規劃制定的40億噸標準煤的目標。胡鞍鋼指出,中國實際上初級能源消費量相當于美國的1.29倍,占世界總量比重的23%,大大高于中國GDP占世界總量的比重(匯率法為13.3%,PPP法為16.6%),反映了中國的能源效率明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平均水平的58%~72%之間)。因此,中國現在一個核心的、致命性的問題就是能耗效率明顯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胡鞍鋼坦言,基于國際視角,從全國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能源效率如何從60%~70%提高到70%~80%,甚至到90%;如果從行業角度來看,比如鋼鐵行業是什么樣的能效水平。

  中國必須對煤炭消費總量實行嚴格控制,2014年中國煤炭消費已經占世界總量比重的50.6%,煤炭占能源消費比重66.0%,我們希望能夠在2020年降到60%以下。相應地,無非是兩條腿走路,一是能不能讓煤炭消費變得更加清潔,因為它畢竟還是骯臟的能源,所以要綠色化、清潔化、電力化。二是發展非化石能源,從現在來看,無論“十二五”還是“十三五”的規劃中,都進一步強化了非化石能源。2014年中國水電占世界總量達到27.4%,其他可再生資源占世界比重達到16.7%,風能占世界比重達到12.4%,太陽能占世界比重達15.7%,中國將成為21世紀綠色能源革命的領導者、創新者和推動者。

  用水和建設用地總量

  胡鞍鋼指出,水資源是中國最重要也是最稀缺的資源要素,F在我國用水總量已經達6220億立方,其中農業用水量占63%。

  因此,有效控制用水總量的核心是有效控制農業用水總量,實現農產品和農業附加值增長,但與農業用水量開始脫鉤;另外,工業用水量已經達到高峰,略有下降,進而達到與工業增加值徹底脫鉤,如果采取有效的工業用水措施,例如不斷提高用水價格(要素價格),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我們希望農業、工業這兩大用水戶總用水量,在“十三五”期間達到高峰并有所減少,并補充到其他用水之中,特別是生態用水。

  胡鞍鋼坦言,從2005年“十一五”規劃開始實行耕地紅線之后,中國的耕地總量沒有下降,但是建設用地大幅度提高。而且沒有伴隨城鎮人口增長相應的提高,就出現了土地城鎮化快于人口城鎮化這樣一個新趨勢。這樣來看,國家還缺少這些方面的宏觀調控指標,這次“十三五”規劃已明確提出了這方面的紅線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而提高城鎮單位建設用地的經濟密度和人口密度。

  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減少

  胡鞍鋼表示,GDP相對2010年翻一番,居民收入更有可能翻一番。因此,GDP增速保持在7%左右,無論是能源消費增長彈性還是碳排放增長彈性都會下降。

  比如2010年碳排放增長率降到2.3%,去年已經下降至0.9%,今年肯定是負增長。只要GDP增速保持在7%左右,中國煤炭消費和碳排放進入低增長、負增長,再經過“十四五”的努力,中國有可能在2025年前后達到碳排放高峰,就進入絕對減排階段。國家應當大力支持優化開發區,率先在“十三五”時期實現碳排放高峰。

  在“十二五”時期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了明顯的減少,但是排放總量大,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都在2000萬噸以上,只有大幅度減少,環境才能得以改善。

  因此,在“十三五”時期仍須繼續“大幅度減少”,同時要擴大污染物范圍,如將總氮、總磷和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量作為約束性指標。同時要以大力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國家已經開展了“三大戰役”:一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二是《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頒布實施;三是正在制定中的我國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其目標是到2020年全國土壤污染加重趨勢得到遏制,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農用地土壤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生態環境是我國基本國情最大的短板,又是最長期的劣勢,當然從積極的、辯證的視角看,也是最大的發展機會,我們稱之為綠色發展的機會、綠色投資的機會、綠色工業化的機會。在“十三五”時期,全國環保行業總投資預計達到10萬億元,相當于“十二五”時期投資額3.4萬億元的近3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應“往前走一步”
“十三五”以來中國用水量每年未超6100億立方米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十三五”去產能有望提前兩年超額完成
“十三五”裝機規劃有望上調 光伏產業迎政策暖風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今冬再添“煤改電”取暖居民27萬戶 河北南部電網
河北省2017年各市節能減排目標考核結果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