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火電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催生千億市場
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時間:2015/12/8 14:46:49 用手機瀏覽

    近日,我國華北、黃淮地區多地連續發布霧霾橙色預警。12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使所有現役電廠每千瓦時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電廠平均煤耗低于300克,對落后產能和不符合相關強制性標準要求的堅決淘汰關停,東、中部地區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達標!

    會議同時明確,“對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要加大政策激勵,改造投入以企業為主,中央和地方予以政策扶持,并加大優惠信貸、發債等融資支持。中央財政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向節能減排效果好的省份適度傾斜!

    諸多業內人士認為,通過超低排放改造,燃煤機組大氣污染物可達到甚至優于天然氣發電大氣污染物排放,并將由此形成一個規模超過千億元的燃煤機組改造市場。

    治理原煤燃燒迫在眉睫

    對近日京津冀地區出現的大范圍霧霾,環保部和有關專家學者經過初步分析認為,在華北區域,原煤燃燒和工業排放是此次重污染的最主要來源。

    環保部通報稱,此次重污染期間,化石燃料或生物質燃燒排放的一次顆粒物增加明顯,原煤散燒對近地面污染貢獻最高,低矮面源污染對PM2.5濃度貢獻最大。

    由于取暖加大燃料消耗,冬季一直是我國大氣污染較為集中的時期。環境監測數據顯示,全國重點區域各省(區、市)供暖季PM2.5平均濃度均比全年平均濃度高20%左右。特別是北方地區,在進入采暖期后,受季節性燃煤影響,污染物排放量劇增,供暖季PM2.5平均濃度貢獻度約占全年的約三成。

    而劣質煤更加劇了污染排放。環保部最近的督查發現,一些區縣劣質煤散燒污染,如北京市豐臺區南苑路三營門公交站附近有一無名洗浴場燃煤小鍋爐冒黑煙;新發地馬家樓橋出口東有居民使用劣質煤取暖,冒煙明顯。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對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在冬季,對北京和周邊地區的燃煤,以及城鄉結合部、農村的散燒監管不到位,加上供熱鍋爐等排放量增大,都加劇了污染。

    觀測數據顯示,與燃煤排放直接相關的有機物、硫酸鹽、黑炭等物質,是PM2.5的主要組成成分,也證明了煤炭污染是導致本次華北地區大范圍空氣重污染的首要來源。

    “底限標準”正當其時

    多項數據表明,原煤污染和工業排放是霧霾重要“元兇”之一。而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一次能源以煤為主、電力生產以火電為主的格局將長期存在。我國要在保持經濟增長的同時兌現減排承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成為關鍵。

    12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結合‘十三五’規劃推出所有煤電機組均須達到的單位能耗底限標準!

    “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體現了我國堅決治霾的決心。”柴發合表示,全面實施燃煤電廠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意味著我國燃煤電廠污染治理水平有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業內人士表示,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很有必要,一定要設置一個“底限”指標。實施燃煤電廠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只有“平均指標”,還要有一個“底限指標”。如果只在全國“平均”,那各個區域可能有的會很高,有的則很低。一定要抓住高效清潔利用燃煤這個“牛鼻子”,核心問題是把煤耗降下來。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上世紀90年代以來,地方逐步關停立窯小水泥項目就經歷過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關停日產300噸的項目,然后是日產500噸的項目,再到后來日產千噸的項目也逐步關停。這個過程就是在遵循“底限”標準。

    千億元大市場呼之欲出

    近年來,涉及火電企業“超低排放”的政策措施頻繁出臺。

    2014年7月,被稱為“史上最嚴”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開始執行。

    2014年9月,《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由三部委聯合印發,要求全國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到2020年,現役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后平均供電煤耗低于310克/千瓦時。而且燃煤發電機組必須安裝高效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到2020年前力爭完成改造機組容量1.5億千瓦以上。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獲悉,隨后,江蘇、山東、山西、河北等省份也陸續出臺了地方版的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相關政策和規定,有的省還提出了比國家標準更為嚴格的要求。

    在國家對環境保護和火電排放要求日趨嚴格的大背景下,煤電企業出于謀求自身生存發展,以及新上項目等訴求,也開始紛紛“試水”超低排放改造。

    據測算,若按除塵改造50萬/千瓦、脫硫改造120萬/千瓦、“低氮燃燒+SCR”脫硝改造100萬/千瓦單位投資估算,實現“到2020年完成1.5億千瓦機組的改造”的原定目標,將帶來除塵75億元、脫硫180億元、脫硝150億元,累計405億元的改造市場。而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2020年前將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則意味著改造市場規模將大幅擴容。

    相關人士指出,2016年煤電超低排放改造市場將達到全面高峰。我國煤電裝機容量在“十三五”將達到10億~11億千瓦,扣除落后關停的燃煤機組以及近年新增的機組,對應的改造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河北:在全國率先推進鋼鐵焦化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濟南老舊小區節能改造每平方米補貼90元
深圳市五年內完成167個節能改造項目
環保稅開征倒計時 石企加速節能減排
廣東環保風暴再升級 真相遠比我們以為的殘酷得多
北京餐企燈具、空調、電梯節能改造可獲補貼
減出來的綠色轉型 一家熱電廠的節能減排實踐
河北承德將利用世行貸款建設集中供熱節能改造工程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