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碳排放權交易 湖北當上領頭羊
來源:環保部網站 時間:2015/12/8 14:38:08 用手機瀏覽

  2013年6月,我國首個碳排放權交易平臺在深圳啟動;之后,北京、天津、上海、廣東、湖北、重慶陸續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

  截至今年10月30日,湖北碳市場配額累計成交2371萬噸,交易總額5.7億元。二級市場交易量、交易額等多項指標均為全國第一。其中,累計日均成交量5.1萬噸,占全國60.5%。

  真正市場化,讓企業吃到“苦頭”嘗到“甜頭”

  去年4月,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開市。湖北能源集團鄂州發電有限公司,搶得了碳交易首單!皬拈_市至今,公司碳交易額達3334萬元,實現收益570萬元!惫靖笨偨浝黹h俊華說。

  根據對一年耗能6萬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企業碳排放盤查結果,湖北把138家企業納入碳排放配額管理,涉及電力、鋼鐵、水泥、化工等12個行業。

  “既然是‘交易’,就要真正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交易中心總經理劉漢武說,過去,節能減排常常是以行政命令手段解決,導致企業積極性不足。交易中心在成立之初,就把真正發揮市場作用當作核心目標。

  2014年,湖北碳排放配額總量為3.24億噸,包括年度初始配額、政府預留配額以及新增預留配額。年度初始配額就是所有納入企業初始配額之和,新增預留配額是指根據企業新增產能和產量變化確定的配額。

  “與其他試點地區不同的是,湖北預留出了配額總額的8%,防止履約期前企業競相購買配額而導致市場出現異常波動。”劉漢武說。

  根據《湖北省碳排放權管理和交易暫行辦法》,年度初始配額通過注冊登記系統,一次性發放給企業;次年履約期前,在完成企業碳排放核查后,核定并發放企業新增配額。

  “價格是最能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的信號。在履約期前,配額不足企業往往需要高價購買排放配額。這倒逼無法履約企業下決心節能減排,同時也讓按時履約企業獲得高價收益,從而更有動力降低能耗以及排放。”武漢大學氣候變化與能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齊紹洲教授認為,只有讓納入配額管理企業或者吃到“苦頭”,或者嘗到“甜頭”,碳交易才能真正起到調控排放的作用。

  “碳市場與其他減排方式最根本的不同,就在于價格手段。如果沒有價格變化,不如直接采取繳納碳稅或者以行政命令來控排!饼R紹洲告訴記者,只有通過交易產生價格信號,才能由此促使企業以最低代價落實節能減排任務。沒有交易,就無所謂市場。建碳市場,就要發揮市場功能。

  閔俊華表示,只有企業真正從碳交易中獲得了實惠,節能減排的積極性才會被調動。

  至2014年年底,共有50家企業累計投入47.7億元用于節能降碳,節能改造投資比2013年增長38%。

  “節能技改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碳排放量,企業也通過碳交易直接獲取減排收益近1.1億元,碳市場的減排激勵機制初步形成。”劉漢武說。

  去年,138家企業排放總量為2.36億噸,排放量同比下降3.14%。

  參與主體多,碳市場流動性增強,成交價格穩定

  “碳市場投資者必須多元,如果只是控排企業之間相互買賣,市場的流動性就會大幅降低。”齊紹洲認為,湖北碳市場較其他試點地區活躍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放開了對投資人的限制。

  今年6月,國家外匯管理局正式批復同意合格境外投資者參與湖北碳市場,可以外匯或跨境人民幣參與碳排放權交易。湖北省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田啟表示,合格境外投資者普遍有歐盟碳市場的實際操作經驗!熬惩馔顿Y者直接參與碳交易,有利于增強碳市場流動性,有利于碳市場發現和釋放價格信號,引導企業積極節能減碳。”

  截至今年10月,交易系統共開通碳交易賬戶6292戶,其中個人賬戶達6080戶,控排企業和機構數量分別為137戶和75戶。湖北市場參與主體數量,在全國7個試點中遙遙領先。

  “只要申請注冊登記開戶,再下載一個交易軟件,就可以進行交易,跟股票差不多,投資沒有門檻。”個人投資者宋長安告訴記者。在7個試點地區中,目前只有湖北、深圳和天津對個人投資者開放。

  “如果一個市場不活躍,控排企業想買賣配額時是無法進行交易的。適當的活躍,有助于企業在平時就可以進行碳資產管理!饼R紹洲認為,個人投資者參與有助于增強市場活躍性。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博弈形成了價格均衡,使湖北碳交易成交價穩定在每噸20元至30元之間,不像一些地區因初始價格定得過高導致大起大落,從而更有利于企業降低減排成本。

  以前,企業碳資產無法“變現”,更無法在金融機構抵押。為了將碳資產激活,湖北在碳金融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作為第三方平臺,交易中心為融貸雙方提供質押物登記存管和資產委托處置服務,為銀行與企業免除了后顧之憂。

  去年9月,全國首單碳資產質押貸款項目在武漢簽約。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興業銀行武漢分行和湖北宜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碳資產質押貸款和碳金融戰略合作協議。宜化集團利用自有的碳排放配額在碳金融市場獲得4000萬元質押貸款,用于節能減排。

  交易中心副總經理張杲介紹,目前,參與湖北碳市場的碳基金規模累計已達1.2億元。

  對于超排不履約企業,湖北設立了嚴厲的處罰制度。除最高額15萬元的罰款之外,對未履約企業還將扣罰下年度配額、列入碳排放黑名單向社會公示、把違約行為納入社會信用體系。

  統一碳市場,政府部門和交易機構應明晰權責

  截至2014年底,全國7個試點省市共納入控排企業和單位1900多家,分配碳排放配額約12億噸。在國務院新聞辦近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表示,我國將爭取于2017年啟動全國統一碳市場。

  “我國碳市場產品類型過于單一,目前國內碳市場交易均為現貨交易,但碳排放權受政策、宏觀經濟影響較大,控排企業希望以遠期交易等手段,有效規避遠期市場風險!眲h武表示,2011年全球碳市場規模高達650億元,其中現貨、遠期產品成交量之比為1∶19,而我國受政策約束,國家發改委批準設立的7個碳交易機構均不能開展遠期交易業務,一定程度阻礙了市場的快速發展。

  11月20日,在中國環境交易機構合作聯盟工作研討會上,來自國家發改委、天津、上海、遼寧、云南等地的專家認為,碳市場涉及管理部門、第三方機構、交易機構和控排企業等眾多的市場參與主體,任何一個環節能力建設的缺失或薄弱,都將極大地影響碳市場成效乃至碳交易制度的成敗,針對各類市場參與主體的能力建設迫在眉睫。

  在研討會上,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副總經理賓暉表示,建設統一碳市場要堅持市場化思維,在交易方式上一定要有所突破。廣東省環境權益交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玉潔說,政府職能部門要厘清監管體系和邊界,交易機構應明晰自身責任,二者職能不能交叉。

  “許多交易機構自身定位其實是有些模糊的,做了許多原本應該由政府承擔的事情,或者說許多政府該承擔的工作推給了交易機構。建議發改部門實行負面清單,該管的要管起來,不該管的堅決不管。”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人虎表示。

  “目前來看,全國核查機構水平參差不齊,許多核查標準并未統一!饼R紹洲提醒,建立統一碳市場,國家應摸清控排企業排放規模、結構、類型,并根據行業和企業特點制定抽查和復查計劃,確保數據的有效性、準確性及一致性。

  什么是碳排放權交易

  碳排放權是排放單位根據政府主管部門分配的碳排放份額,享有的向大氣中排放溫室氣體的權利。

  政府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向排放單位發放排放配額,規定溫室氣體排放上限,要求其據此對溫室氣體排放實行總量管理并減排。但在現實中,排放單位有的減排、有的超排,這就會產生碳排放權交易,即超排單位向減排單位購買配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今冬再添“煤改電”取暖居民27萬戶 河北南部電網
河北省2017年各市節能減排目標考核結果
中天鋼鐵集團兩大環保項目正式投運
《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
福建莆田市“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新模型精準預測土壤“碳排放”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