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四川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面臨既要削減存量,又要消化增量,還要為發展提供容量的三重壓力。全省各級各部門層層簽訂目標任務書,嚴格考核,總量減排取得顯著成績。截至2014年底,全省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減排已超過目標進度,氨氮、氮氧化物減排達到時序進度,列入國家減排目標責任書并要求2014年前完成的149個項目全部完成。
分解落實目標任務
激勵約束強化減排監管
根據國家下達的減排目標,四川到“十二五”末,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要分別比2010年削減7%、8%、9%、6.9%。
“十二五”以來,四川省將四項污染物減排列為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嚴格目標責任制。年度減排目標分解下達到各市(州)政府,再逐級分解到縣市(區)政府和重點企業。省環保廳每年發布《年度“前二十”重點區域和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變化情況》,督促排污呈上升勢頭的地區和企業切實整改。
全省通過系列激勵和約束政策,強化減排監管。對安裝了脫硫、脫硝、除塵設施的火電企業,實施環保電價;對享受了環保電價但不正常運行環保設施的企業實施處罰,2012-2014年全省共計處罰環保電價款1809.7萬元。
各級政府年度考核和各類環保創建中,凡總量減排任務未完成的“一票否決”。企業上市核查、固廢進口資格審查和優秀企業評比時,減排任務未完成的不予通過。對污水處理設施運行不正常、農業源減排項目弄虛作假的地方政府、環保部門和企業負責人,通過約談督促整改。“十二五”以來,省環保廳已對13個單位實施約談,對14家企業實行掛牌督辦。
嚴格淘汰落后產能 經濟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
四川省把總量減排納入“十二五”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用污染減排促進結構調整,倒逼經濟發展轉型。
全省嚴控鋼鐵、水泥、電解鋁、鐵合金、焦化等“兩高”行業和產能過剩行業發展,淘汰各類落后產能。有序發展清潔能源,降低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已從2010年的61.72%降到2014年的42.76%。
嚴控排污增量,實行造紙、印染、鋼鐵、火電等行業總量控制,對沒有總量指標來源的新建項目不予審批。同時,對成渝城市群(四川)14個市實行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對國控重點區域內的新建項目實行2倍削減量替代。
通過結構減排,四川省提前兩年完成國家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笆濉鼻4年,全省煉鐵、煉鋼、焦炭、水泥、造紙、制革等淘汰量,分別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331%、419%、231%、198%、473%和3110%。污染減排促進調結構、轉方式的成效初步顯現,全省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逐年下降。
2014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同比2010年分別削減8.2%、7.4%、14.1%和5.6%。
有效治理重點行業 環境質量得到穩定和改善
“十二五”期間,省級財政對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燃煤電廠脫硫脫硝、燃煤小鍋爐淘汰、水泥企業脫硝以及鄉鎮污水處理廠等重點減排項目建設予以支持。各市(州)自行安排部分資金,確保項目建成投運。
各地有效治理鋼鐵、火電等二氧化硫排放以及造紙、印染等化學需氧量排放重點行業污染,積極推動污水處理廠建設!笆濉鼻4年,全省共完成減排項目8500多個,在消化增量后,累計削減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存量分別為10.8萬噸、1.1萬噸、13.1萬噸和3.49萬噸。
通過污染減排,全省環境質量保持總體穩定,與減排直接相關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等指標均有改善。酸雨污染明顯減輕,2014年全省酸雨發生頻率21.9%,比2010年下降9.6%。2014年全省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濃度均值,分別比2010年下降34.21%、3.13%。全省139個河流斷面的高錳酸鹽指數和氨氮濃度,分別比2010年下降2.42%、11.23%。環境質量的穩定和改善,為全省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供了環境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