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光伏產業正處于持續增長期,預計2015年全球光伏組件裝機量將增加20%至58.7GW,2016年全球光伏需求量將達65.5GW。再看中國光伏產業,2013年就已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今年前三個季度已完成約10GW的裝機量,同比增長177%,其中地面電站新增裝機約6.5GW,已接近2014年全年的數據,遙遙領先于其他國家。據預測,未來兩年中國將有望超越德國的總裝機量,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國家。
目前,我國光伏行業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也遇到一些瓶頸。一是電站運營成本大幅提高,嚴重阻礙著光伏行業的發展。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信息,截至2014年,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缺口累計已超過140億元,補貼部分的發放周期短則3個月,長的達5個月以上。二是西北地面電站出現大面積限電,西北地區由于高耗能產能規模較小,所消耗的電量有限,而全國各地在不缺電的狀況下,較難接受大量的來自西北外送電量!笆濉逼陂g,西北地區將面臨可再生能源大量建設,但同時產業升級轉型、能耗降低的尷尬處境。三是國際貿易壁壘給中國的光伏出口帶來了不小的阻礙。為了規避貿易壁壘,中國不少光伏企業將部分產能移至海外,這無疑提高了生產成本,同時也產生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四是大批制造企業尚處在價值鏈最低端的加工環節,缺乏技術創新和市場營銷的能力,光伏產業目前也仍處在同質化價格戰無序競爭階段,以次充好、虛標功率等行為時有發生。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提出,要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近日,國家能源局公布“十三五”光伏裝機目標初定1.5億千瓦,以實現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占比15%的目標。隨著能源政策方向的明確和光伏市場的回暖,光伏企業應該加快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步伐,提高產業競爭力。
要推動光伏產業進一步發展,一是要加快推廣分布式電站步伐。分布式電站是對資源加以利用、幾乎不占用土地等重要資源,因此重點建設分布式電站應作為我國光伏行業發展的重點。發展分布式光伏電站,是國家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的必然需要,也是進一步轉變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迫切要求。在歐洲國家,分布式電站約占70%以上,而在我國分布式發電只占16%,發展空間巨大。
二是落實補貼及時發放,以消除電站運營壓力,同時提高投資者信心,吸引更多有實力的投資者進入光伏領域,形成良性循環。
三是通過政策法規推進分布式光伏業務發展。在業務開展過程中,很多工商業屋頂,尤其是商業屋頂,房產使用方、房產所有方不是同一家單位,再加上電站建設投資方又是另一家單位,如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自發自用部分的電費收入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電費收取難度大。產權不清晰在客觀上增加了融資難度,目前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融資已是繼并網難之后的最大的發展難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建議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規定,比如要求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必須應用一定比例的分布式發電,各種園區、新建商業綜合體需建設分布式發電設施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