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低碳試點地區碳強度顯著下降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5/11/30 13:53:35 用手機瀏覽

  走進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金大塘社區,記者發現,低碳生活理念已經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就在不久前,金大塘社區舉辦了以“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為主題的社區活動,以物換物、廢物再利用的活動吸引了社區居民的參與。

  社區干部歐陽月光告訴記者,以綠色、環保、低碳為主題的社區活動并不少。今年3月份,社區開展過一次“舊書換綠植”活動,兒童和居民用閑置的舊圖書置換綠植小盆栽和餐具套裝,倡導綠色生活,拒絕一次性餐筷。通過活動,既讓“書香”在社區傳遞,也培養孩子們愛護環境、保護綠色的環保意識。

  在該社區,許多居民對綠色生活都“有一套”:照明使用節能燈具,洗衣服使用無磷洗衣粉,收集生活用水二次利用,垃圾分類處理,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去年3月,發改委決定重點在地級以上城市開展低碳社區試點工作,力爭到“十二五”末,全國低碳社區試點達到1000個左右,擇優建設一批國家級低碳示范社區。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低碳社區建設在全國范圍內蓬勃發展。今年2月,發改委印發了《低碳社區試點建設指南》,對城市新建社區、城市既有社區、農村社區的試點選取要求、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及建設標準進行分類指導,同時啟動《低碳社區試點評價指標體系》和低碳社區碳排放核算方法學研究。

  低碳社區是低碳城市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抓手。隨著越來越多的低碳社區實踐取得新突破,低碳城市建設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在江蘇鎮江街頭,公共自行車成為居民出行首選交通工具!膀T自行車既能鍛煉身體,又綠色環保,還能減少城市交通擁堵,何樂而不為!辨偨忻顸S偉明說。鎮江目前有公共自行車11790輛、站點487個,辦卡量超過10萬張,使用人次近200萬。公共自行車帶給鎮江的生態價值不可低估,市民騎車公里數如折算成自駕車出行,相當于每年減耗汽油318萬升,減排二氧化碳6624噸左右。

  云南昆明市呈貢區是國家低碳城鎮試點之一。近期,昆明呈貢大學城區域內首條“綠色校園接駁線”投入運營,線路覆蓋云南師范大學、云南民族大學、昆明醫科大學、昆明中醫學院等高校,投入運營的26臺公交車均為國內新能源純電動車型,真正實現了“零排放”,乘車環境更加寬敞舒適、節能環保。

  早在2010年,我國啟動第一批低碳省區低碳城市試點工作,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8市成為低碳試點省市。2012年,啟動第二批試點工作。目前,全國共有42個國家低碳省區低碳城市試點,試點地區的人口占全國的40%左右,GDP占全國總量的60%左右。其中,有13個建立了低碳發展專項資金,36個建立起碳減排控制目標分解考核機制。今年9月,北京、海南、深圳等10個試點省市在第一屆中美氣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會上展示了我國低碳城市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突出成果。

  目前,這些試點地區的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率普遍高于非試點地區,碳強度下降幅度也顯著高于全國平均碳強度降幅。各個試點都在探索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在產業轉型、能源轉型、技術進步、低碳生活方式引導以及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創新方面都做了許多各有特色的工作,在低碳發展方面發揮了目標引領作用。

  例如,云南省昆明市確定了低碳發展的戰略目標,即立足西南、面向南亞,把昆明建設成為中國西部低碳經濟龍頭城市、綠色宜居休閑城市。到2014年底,昆明市已實施完成和正在開展的重點工程達到56個,覆蓋體制機制創新、先行先試示范、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產業體系低碳化、低碳交通、低碳建筑、碳匯能力提升、低碳生活推進共8個領域。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春敏告訴記者,2005至2012年,昆明市平均每萬元GDP碳排放量從3.5噸降到1.9噸。

  在低碳社區、低碳城市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低碳工業園區試點也在扎實推進,從不同層次、不同領域探索低碳發展路徑和模式。

  2014年6月,工信部與發改委公布了第一批55家國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今年批準了39家低碳工業園區試點實施方案。

  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楊建國說,與其他園區相比,低碳工業園的核心都是圍繞著低碳來的,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種倒逼機制。一方面在經濟新常態下,產業園區本身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重壓;另一方面,在這種情況下,產業園區還要做到更環保、更低碳。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3年,各試點園區通過推廣可再生能源,加快傳統產業低碳化改造和新型低碳產業發展,實現園區單位工業增加值碳排放大幅下降。屆時,我國將打造一批掌握低碳核心技術、具有先進低碳管理水平的低碳企業,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園區低碳管理模式,引導和帶動工業低碳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以電生火” 或將顛覆傳統燃燒方式
“工業園區節能環保循環產業聯盟”在寧成立
黑龍江多舉措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循環經濟唱響西博會 能源創新成主流
節能環保的最佳選擇:歐科高效鍋爐有效節能30%~50%
發展空間廣闊 湖南打造節能環!皹蝾^堡”
節能環保行業 76家公司去年凈利超億元
相親時只有房是不夠的,還得有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