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化有望提速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5/11/27 13:33:35 用手機瀏覽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新技術領域,同等裝機規模下,無論是發電效率還是電源的穩定性都比較高。隨著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到來,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開發進入實質階段,也將促進光熱發電行業的全面發展。

  “我們企業奮斗了8年,終于等到了這個起點!痹谌涨芭e行的全國首批光熱發電示范項目現場比價會上,兩鬢斑白的范多旺難掩心中的激動之情,作為蘭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這位“老光熱人”已經堅守了多年。

  當天的會議現場,共聚集了109個申報的示范項目和數十位企業的老總,申報材料堆滿了會場一角,追逐光熱產業的熱情驅散了初冬的寒意。隨著國家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建設的啟動,光伏之外另一種大規模的太陽能利用方式漸行漸近。

  項目開發進入實質階段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新技術領域,同等裝機規模下,無論是發電效率還是電源的穩定性都遠勝光伏。

  在業界看來,一系列利好消息的到來,意味著我國太陽能光熱發電項目的開發進入實質階段,將促進光熱發電行業的全面發展。

  “我們在光熱這個行業堅持了很多年,如果沒有這個示范機會,始終啟動不起來!狈抖嗤嬖V記者,多年來,由于光熱發電市場沒有啟動,單純制造裝備賣不出去,逼著企業既要做裝備制造,又要搞實驗電站集成建設和運營,“其實我們只想專心做好制造,我們的優勢在這塊”。

  天津濱海光熱發電投資有限公司蘇堅健抱有同樣的感受。他透露,公司全力打造的中國首個光熱發電全產業鏈生產制造基地正在天津濱海新區緊張建設中,光熱產業發展可謂是萬事俱備,只等政策的春風。

  據國家太陽能光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調研結果顯示,國內光熱發電核心部件的國產化率已經達到90%,年供貨能力達到近1吉瓦,但由于市場沒有需求,企業生存艱難,產能無法發揮。

  “光熱發電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目前我國產業鏈從材料、設備、系統到集成都有成熟的經驗,只要支持政策一出臺,發展會很快,這次示范標志著光熱產業化邁出了第一步!眹姨柲芄鉄岙a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劉曉冰說。

  新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撐

  而對于太陽能光熱技術,人們更多停留在太陽能熱水器等中低熱領域的應用。事實上,在太陽能發電領域,目前已實現產業化應用的,除了太陽能光伏發電,還有太陽能光熱發電。

  太陽能光熱發電的原理簡單而言,就是通過聚光集熱系統加熱介質,再利用傳統蒸汽發電設備發電,其與光伏發電具有不同的技術特點,各具優勢。

  “目前要大規模儲電不現實,但是儲熱技術已經很成熟!狈抖嗤牧硪粋身份是蘭州交通大學教授,他介紹,光熱發電不僅電源穩定性強,在熱能儲備完善的情況下,光熱發電通過前端聚光集熱與后端傳統熱電技術結合,可以實現24小時連續發電!翱梢宰鳛榛A電源、基礎熱源使用,甚至可以調峰,這是光伏發電無法比擬的!

  蘇堅健同樣表示,雖然目前來看,同樣裝機規模的光熱電站投資是光伏電站的3至4倍,但是發電量也是光伏電站的3至4倍,平均下來二者成本差別不是很大。

  此外,光伏電池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處理不當還可能產生污染。而光熱電站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是可回收利用的鋼材和玻璃,儲熱用的是鹽,到期后經過處理可以生產化肥。

  劉曉冰還指出,建設光熱電站,需要使用大量的鋼鐵和玻璃,可以有效化解這些行業的過剩產能。同時,太陽能光熱發電帶有儲熱功能,既能代替傳統能源調峰,化解“棄風”“棄光”問題,又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友好協同。

  理清價格是關鍵

  和光伏產業的高速增長不同,早在2010年“十二五”時期我國就安排了1吉瓦的太陽能光熱發電示范項目,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并沒有推動起來。

  “新能源產業在發展初期需要依賴政府扶持,光熱電站前期投資大,只有定下一個合理的電價,企業才敢放開手腳干。”蘇堅健坦言,技術、產能問題都好解決,大家都在等待電價的落地。

  此前,國家曾給出浙江中控德林哈10兆瓦太陽能塔式電站1.2元/千瓦時的電價,但此電價并沒有真正促動產業發展,各大企業仍然處于觀望狀態。

  國產化和規;瘜⑹俏磥砉鉄岚l電成本走低的主要路徑。蘇堅健說,目前企業從意大利進口設備,同樣的出廠價格在天津報關需要交關稅,占21%,增值稅占17%,還有從意大利到天津港的運費和保險費。如果設備實現在天津生產,出廠價格一樣的情況下,刨除關稅、運費,可以比從國外進口節省30%至40%的成本。此外,國內的人工、材料成本低還能降10%,也就意味著整體成本能下降50%!邦A計5至10年光熱發電的成本就能降到一個極具競爭力的水準,但前期亟需政府扶持。”

  除了價格因素,光熱產業發展的另一問題就是國家、國際標準缺失。“光熱發電系統集成復雜,產業發展初期更需要建立相關標準,避免走光伏產業無序競爭的老路。”劉曉冰透露,光熱聯盟正在主抓聯盟標準的編制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首個百兆瓦級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建成投運
到2030年西非太陽能裝機容量最高可達20吉瓦
天合光能發聲首屆國際能源物聯網技術大會
中國成為全球太陽能投資激增重要推動力量
美能源部為70個太陽能項目投1.05億美元
太陽能加盟,和平陽光順應形勢崛起
宏陽太陽能電站  高科技產業  更有國家好政策助力
我國太陽能需求日漸推高,加盟金能太陽能發電成為很好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