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地方動態 >> 正文
十萬元成交!節能量交易簽首單
來源:新華日報 時間:2015-11-26 14:03:47 用手機瀏覽

    十萬元成交!11月26日下午,江蘇富菱化工有限公司購買江蘇神羊化纖有限公司1970噸標準煤節能量簽約儀式在省節能量交易中心舉行,這是江蘇省節能量交易啟動后成交的首筆交易。

    去年10月,江蘇省首次確定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2014-2015年全省能源消費增量不超過1520萬噸標準煤,年均增長2.5%左右。在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的情況下,這么小的能源消費增速可謂相當嚴苛。而對于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5大高耗能行業,要求則更加嚴格,其新增產能要求實行能耗等量或減量置換。

    如果企業需要新增用能而能耗指標又不足,怎么辦?為兼顧發展與節能,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省經信委從2014年初就會同有關部門開展節能量交易有關問題的研究。今年3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江蘇省項目節能量交易管理辦法》,在全國率先對工商業項目節能量交易開閘。根據安排,7月1日起,先行在蘇南地區開展5大高耗能行業的交易試點,并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擴大到蘇中、蘇北地區。

    “7月份以后,在蘇南地區,對于鋼鐵、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業,新增用能必須通過交易獲得。”省經信委副主任李強介紹,開展節能量交易,用能單位可以將技術改造或者淘汰生產裝置形成的節能量作為資產,通過節能量交易中心出售而獲得收益,有利于增強節能的內生動力,同時也為落實國家關于能耗等量或減量置換的政策要求、嚴格控制高耗能行業能耗增量提供了市場化的解決辦法。

    當天,江蘇富菱化工有限公司花費10萬元購買了江蘇神羊化纖有限公司關;w生產線的能耗削減量,用于置換即將實施的“年產8萬噸不飽和聚酯樹脂和5萬噸聚酯多元醇技改項目”新增能耗。富菱化工總經理王彪表示:“過去企業要增加用能指標是不斷跑政府,隨著節能減排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指標是越來越難,現在能有市場機制化解難題,為項目順利實施掃清了政策性障礙,企業是歡迎的。”而賣方代表則坦言:“過去沒想過節能還能賣錢,很開心!”

    三問節能量交易

    全省節能量交易簽出首單——作為一項新生事物,節能量交易如何確定“量”和“價”?會不會與碳排放交易產生“零和效應”?帶著諸多疑問,記者采訪了省經信委節能與綜合利用處副處長姚海坤。

    一問:如何確定“量”?

    據介紹,江蘇省制定的方案中,把節能量及其交易均落實到具體項目上——節能改造和淘汰生產裝置。當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或者淘汰生產裝置而削減了能耗消費量時,這部分節能量可以拿出來交易。反之,也只有當企業實施新增產能項目時,其新增能耗才需要通過購買節能量進行置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業是被迫拆除淘汰國家明令禁止的落后工藝設備,這樣騰出來的能耗削減量不能交易。

    節能量還需要經過精準測算。按照江蘇省制定的方案,工業企業節能量達到500噸標準煤、非工業項目節能量達到100噸標準煤以上的,在項目實施完成后的6個月內可提請第三方審核機構現場審核,通過后簽發節能量證書就可以交易了。

    二問:如何確定“價”?

    據介紹,每個行業的節能技術改造投入不一樣,不能整齊劃一定框框,主要由出售節能量的企業根據自身的節能投入核算成本,再加上適當的收益,然后與購買企業協商,“政府部門不直接干預”。節能量交易啟動之初采取雙邊協商模式,由符合條件的買賣雙方自主洽談交易。待條件成熟后,將啟動線上交易平臺競價模式,買賣雙方分別在省節能量交易線上平臺上申報節能量和價格,交易價格隨行就市,在競爭中達成交易合同。

    三問:如何避免與碳排放交易交叉?

    不少人擔心,項目節能量交易與國際流行的碳排放交易之間存在交叉。對此,姚海坤解釋說,根據江蘇省的方案,為避免重復交易,每年發改委進行碳排放權履約清算之后,通過第三方機構審核符合條件的企業才允許進入節能量交易市場。不過,列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范圍的企業,通過碳排放權交易有償獲取的碳排放配額中所對應的節能量,可用于抵扣新增產能項目能耗等量或減量置換要求。“如果企業的剩余碳排放權配額中有一部分是通過節能項目形成的,那么這部分可以在節能量市場交易,但是一旦交易就不能再次進入碳市場重復交易,反之亦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勇擔大國責任 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巴黎氣候大會倒計時 環保政策接連落地
承德加快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助推節能減排
天津市印發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實施方案
建筑節能應該從建筑全生命周期角度考慮
電機節能改造 2年技術攻關成功降低油井能耗
京津冀首家“近零排放”燃煤電廠通過環保驗收
節能減排技術創新將推動中國碳排放早日達峰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