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環境與發展領域高端國際智庫的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從2007年開始就提出中國要對發展進行綠色轉型,并持續8年為推動綠色轉型提出政策建議。
國合會2015年年會再次聚焦中國綠色發展,國合會中外委員、與會專家以“綠色轉型的國家治理能力”為主題,圍繞改革生態環保制度、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問題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
對于綠色“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董事長王小康認為,首先,關于綠色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國企業在綠色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具有一定的技術優勢和成本優勢,在垃圾發電廠的投資、建設、運營以及在節能、污水處理、大氣治理、清潔能源等諸多領域,也都具備依靠自有技術進行工程建設和設備配套的能力。
其次,關于節能環保產業園的建設。中國具有復制和推廣產業園區的經驗,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有效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節能環保低碳產業園區,可以作為“一帶一路”先行先試的載體,為各方產能合作搭建綠色發展的平臺。在減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同時,實現節能環保產業的高效轉型升級,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商業模式。
第三,關于沿線國家的政策支持。節能環保是全球性的問題,特別是對于亞洲各國來說,環境和氣候災害的影響是共同的、直接的。各國基于綠色產業的協同合作將成為共同選擇。所以,期待“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盡快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共識,為綠色合作提供多層次的組織保障和政策支持,在項目審批、財政稅收、金融、海關、監管等方面提供支持。
可以預見,綠色發展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帶來新的繁榮和高質量的增長。中國企業愿意與沿路國家一起,加大在綠色基礎設施、節能環保產業、低碳園區等方面的探索,共同推動全球整體環境的改善和可持續競爭力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