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供暖期的臨近,冬季環保問題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冬季供暖期是北方空氣污染最重的季節。為加強大氣污染源監管,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目前很多地區已經制定出大氣污染防治措施,并且啟動了冬季采暖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提前進入冬季大氣污染防控狀態。
筆者從北京市環保局了解到,今年北京燃煤鍋爐“煤改氣”任務已完成5900蒸噸,大幅超過3579蒸噸的年度任務目標,目前城六區將基本實現無燃煤鍋爐。通過今年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預計本采暖季將進一步壓減燃煤147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2500噸、氮氧化物4300噸。
截至今年10月底,北京二氧化硫累計濃度為13微克/立方米,在北方采暖城市中名列前茅,與南方非采暖城市水平相當,這與北京多年來堅持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是分不開的。目前北京市能源結構中優質能源占比已達80%左右。
據了解,通過多年治理,今年冬天北京城六區剩余燃煤鍋爐379蒸噸,雖然總量不大,但都是遺留的“硬骨頭”,各個都是難點,項項都需攻堅。經過市有關部門、區縣政府、駐京部隊的多方面努力,目前進展順利,供暖季前將基本實現城六區無燃煤鍋爐。
此外,在大力實施城區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的基礎上,近年來北京市把工作重點逐步轉向遠郊區縣,不斷完善全市燃氣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推進更大范圍的鍋爐煤改氣。2015年共完成遠郊區縣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4907蒸噸。
“煤改氣”任務之所以超額完成,這得益于以下三個做法:
一是健全機制,市區聯動。強化鍋爐煤改氣任務的細化分解,實現落實任務落實部門落實責任人;健全項目調度機制,采取市區鄉鎮分級調度,隨時調度,按月督查等方式扎實推進項目進展;在保障實施效果的同時,較好把控了推進的節奏。
二是完善政策,因勢利導。在大力開展全市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的過程中,北京市探索建立并不斷完善了一攬子財政補貼鼓勵政策,引導推進作用突出。對城六區、遠郊區縣分別給予每蒸噸5.5萬元、13萬的補貼;考慮到相關區縣基礎設施相對薄弱、推進難度較大等現實情況,市發改委再給予全市20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改造固定資產投資30%的補貼。
三是宣傳引導,提高意識。將推進燃煤鍋爐改造工作作為普及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提高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重要載體,通過電視、廣播、報紙、新媒體等多種媒介加強對壓減燃煤改善環境質量的宣傳引導。對鍋爐改造單位實施入戶宣傳等手段,引導其支持理解,并參與環保工作,同時按照今年頒布實施的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執法,加大力度,促使燃煤鍋爐單位積極實施清潔能源改造,為改善環境質量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