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排將是我國較長時期內的一項基本國策,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主要組成部分和重要保證。我國的環保裝備產業在這一政策導向下,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這已是業界的一個共識。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足區緊抓國家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契機,整合重慶節能環保產業資源,重點推進節能環保材料生產、節能環保及可再生資源綜合回收利用設備研發及生產、節能環保技術與服務等業態,預計到2020年,環保產業產值將超過100億元。
環保裝備產業市場巨大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留住青山綠水成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前提,環保裝備產業成為新興產業的“香饃饃”,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近年來,環保產業已成為全國七大戰略新興產業。數據顯示,全國環保企業數量從2005年不足3000家快速增長到2014年約5萬家。2014年,全國環保產業總產值約為3.98萬億元,今年這一數字預計將達到4.5萬億。從技術方面看,我國擁有了門類齊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技術裝備,培育了一批擁有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術、市場競爭力強的環保龍頭企業。
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大足區以萬古工業園區為依托,全力打造集研發、孵化、制造于一體的全市重要的環保裝備產業基地,結合知名的企業院校共同創建環保產業、新聯盟,大力發展節能環保新材料、節能環保設備等環保裝備產業。
目前,全區引進環保裝備產業項目12個,總投資32.5億元,預計可實現產值90億元。
重慶環保裝備“走出去”的“窗口”
今年7月9日,中科院全國唯一(首個)綜合環保產業基地落戶大足,圍繞“一院、一園、一學校、一基金、三個基地”開展合作,預計可實現產值超50億元。
環保市場的全球化發展,使國內一些大企業紛紛調整發展戰略,借助新的“渠道”開拓新的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以科技創新為“龍頭”的中科院在渝布局四大基地,大足就是其中之一,布局環保裝備產業。該項目將打通環保技術產學研用的快速商業化的產業模式,快速形成環保產業核心技術,填補我市環保技術核心產品空白,提高全市環保技術核心競爭力,有利于我市環保產業系統“走出去”。
“目前,中科院重慶分院擁有國內乃至國際一流的整套環保高新技術,將在大足這個產業基地內實行產業化,然后向東南亞、阿拉伯國家等地區技術輸出,而大足將成為全市環保產業‘走出去’的‘窗口’!笔协h保局相關負責人在簽約儀式上這樣評價道。
環境保護任重而道遠,環保裝備產業更是方興未艾的“綠色產業”。目前,大足區已引進泰克環保研究院、中生環保、上海金山洋生環保管道、重慶滬渝管業等項目,并積極打造國內領先的節能環保與新材料產業基地,培育百億級環保裝備產業集群,加快大足區工業強區戰略的實施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