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十三五”環境問題凸顯 環保投資大幅增長
來源:人民日報 時間:2015/11/2 14:09:00 用手機瀏覽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而生態環境破壞嚴重、壓力巨大等突出問題,已成為短板和瓶頸制約!笆濉逼陂g,如何把藍圖變成現實,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質量的增長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怎樣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生態周刊從本期開始推出系列報道,分析癥結,建言獻策。

  “最大短板”

  環境問題凸顯期、環保標準提高期,遇上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環境公共服務供需矛盾亟待解決

  金秋,灰霾不時襲來。

  10月15日至17日,全國多地遭遇入秋后的首場大范圍霧霾;23日至25日,京津冀及周邊部分城市再次出現空氣重污染過程。

  空氣重污染,和不利氣象條件有關,但根本的原因,還是工業生產、機動車、燃煤等排放大量污染物,成為大氣環境“難以承受之重”。

  五中全會對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這讓人們對灰霾天越來越少、綠水青山越來越多,充滿期待。

  “十二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五位一體”的高度,對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出了一系列新決策和新部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布實施,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印發……中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理污染、保護生態,取得顯著進展。

  “不過,我國環境形勢依然極其嚴峻!杯h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王金南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主要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居世界第一,處于排放高平臺期,對地下水、土壤和公眾健康的影響還在上升,生態系統功能十分脆弱!

  從發展形勢看,“十三五”時期,是資源能源支撐工業化完成、經濟爬坡過坎、城鎮化進程推進的重要階段,帶來的污染排放新增壓力仍將處于高位水平。而前期快速工業化進程中累積的環境問題,數量巨大、成因復雜,尚未得到有效解決。新老問題、新舊壓力疊加,應對難度及風險明顯加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對記者說,中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體上正進入跨越峰值并進入下降通道的“轉折期”,到“十三五”末,主要污染物排放的拐點可能全面到來。近幾年污染物排放總量將處于歷史高位,復合型污染的特征將更加明顯,很可能是環境質量狀態最為復雜、矛盾非常尖銳的時期。

  讓常紀文感到擔憂的是,他在一些地方調研時發現,傳統的粗放發展模式,適應不了嚴格的環保要求。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大,擔心企業關停影響地方稅收,從今年6月前后開始,一些地方的環保力度降下來了,放松了環境監管。“環境問題凸顯期、環保標準提高期,遇上了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解決起來難度更大!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提升與中等收入人群數量擴張,環境公共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與供給滯后之間的矛盾,正迅速上升為當今社會主要矛盾的突出表現形式之一!杯h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副院長吳舜澤說,“預期至2020年,我國中等收入人群達到6億人左右,占比達到40%—45%,對環境安全、環境質量改善的訴求將更加強烈!

  王金南認為,“人民群眾對環境質量與環境健康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環境質量與人民群眾的預期之間,差距將可能進一步拉大。從這點而言,環境質量有可能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

  綠色發展

  嚴防污染產業轉移到中西部地區,改革創新釋放環!凹t利”

  “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是造成我國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嚴重的根本原因。因此,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推進國民經濟綠色化,是環境保護的根本途徑!眳撬礉烧f。

  吳舜澤表示,實現國民經濟綠色化,首先要用綠色、低碳和循環的理念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國民經濟的資源產出率,實現經濟綠色化。其次要通過嚴格執法和政策扶持,發展一批提供良好環境質量和生態服務產品的產業,通過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帶動重大工程建設,將節能環保低碳產業培育成新的支柱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實現綠色經濟化。

  目前,中西部地區以投資拉動經濟粗放式增長的動能較強,中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偏向重化工的特征在延續。去年以來,環境保護部審批的重化工項目中,中西部地區項目投資占全國77.8%,其中今年第一季度上升至81.9%。

  “我國區域發展階段參差不齊,環境保護的區域不平衡性加大,中西部地區作為我國的生態屏障,如果復制東部過去的粗放發展模式,將帶來更大的生態環境風險。”吳舜澤憂心忡忡地提醒,“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敏感度高、監管能力弱,環境保護壓力明顯加大。要守住中西部地區的環境準入條件和標準,嚴防污染產業轉移,保護好國家生態屏障!

  “我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目前仍在千萬噸級,遠遠超過環境容量,產業結構與能源結構戰略性調整尚未完成,環境壓力依然超過環境承載,因此‘十三五’期間仍要實施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王金南說,但是,總量控制制度必須進行改革,要進一步突出區域性、行業性總量控制,與環境質量改善掛鉤,把提高環境質量作為核心。

  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健全,有利于國土空間開發、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正在形成。王金南認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上進入一個變革期,環境治理手段呈現多樣化,環境治理模式出現多元化,環境管理能力逐步現代化,這些改革創新舉措將為環境保護釋放更多“紅利”。未來10年,絕大部分污染物排放量都將跨越“峰值”,生態系統將繼續得到改善。

  增加投入

  “十三五”環保投資預計將比“十二五”有較大幅度增長

  目前,“十三五”環保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研究編制。其中,環保投資數額備受業界關注。

  隨著近年來環保任務不斷增加,我國環保投資規模呈逐年遞增趨勢,投資規模增長較快,但與實際需求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F行統計口徑下,我國環保投資占GDP的比例在1.4%左右。2002—2013年,歐盟28國環保支出占GDP的比例在2%—2.28%之間。總體上,與發達國家和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我國環保投資占GDP比例不高。

  “我國處于一個污染高度集中、投資高度需求的階段,目前的投資水平顯然不足以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奧運藍、APEC藍、閱兵藍等藍天保障模式,已經證明了這一點。”王金南說。

  “根據我們對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規律的研究,我國要比較全面地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環保投資占GDP比例必須達到2%左右。”王金南表示,“十三五”期間,三大行動計劃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大對環保投資的需求,環保投資肯定要比“十二五”有大幅度的增長。根據GDP增長預期以及環保投資占GDP比例分別達到1.5%、2.0%和2.5%三種情景,測算得到“十三五”環保投資在6萬億到10萬億元之間。

  當前,環保投資存在投資效率不高、缺乏長期穩定保障、吸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的市場化機制尚不健全等問題。

  王金南認為,針對上述問題,“十三五”期間要加強環保投資機制與政策創新。一是通過建立健全價格機制、收費機制和模式創新,建立社會資本環保投入的回報機制,積極推進環境領域PPP模式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構建多元化的環保投融資格局。二是加強政府投入的引導,優化完善現有環保專項資金分配機制與使用方式,探索建立基于績效的資金分配方式,逐步從“補建設”向“補運營”、從“前補助”向“后獎勵”轉變,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三是建立綠色金融體系,探索建立環境銀行,開展融資擔保、金融租賃、資產證券化等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建立環境保護基金,提高環境保護項目融資支持能力。

  “公眾對環境質量的期盼,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目前經濟發展階段和資源環境稟賦,從而加大對環境狀況動態好轉的認可難度!眳撬礉烧f,“做好生態環境可達、經濟技術可承受、人民群眾可接受‘三可’之間的平衡,是‘十三五’規劃要破解的一個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一元塑料袋背后,是港澳政府力促環保的決心
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應“往前走一步”
“十三五”以來中國用水量每年未超6100億立方米
李克強:加快火電、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
多地為環保叫停水產養殖,農業農村部回應:“不贊成一
中國將在水利能源交通環保等多領域加大投資力度
“十三五”去產能有望提前兩年超額完成
空氣能熱泵助力“煤改電”治理大氣污染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