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株洲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稂水云與市湘綠節能環保產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湘綠環!)董事長劉博成簽下框架協議,株洲市節能環保產業裝備制造產業園正式落戶該縣南洲新區。目前,園區已有20余家環保型企業簽約入駐。
據了解,環保產業園整體規劃建設3000畝,總投資近40億元,將分三期開發建設。其中,項目1.1期占地500畝。園區遵循“節能、環保、生態、集聚、高效”的發展理念,建設企業定制區、企業孵化區(標準廠房)、總部辦公區等,計劃吸聚近百家節能環保企業入園,項目全面建成后將實現年產值100億元以上。園區內,優先采用入園企業產品和技術,形成“企業小展廳,園區大展廳”的示范基地。
項目開發商——“湘綠環!保怯墒袃尚痛龠M會牽頭,聯合多家環保型企業成立的股份制公司,將全程負責園區的規劃、招商、建設管理和運營等。
“目前,首批入駐企業已有20余家,涉及提供環境檢測服務、污水處理等領域。今后,這里還將入駐一批環保設備制造企業和環保節能產品生產企業!薄跋婢G環!笨偨浝韽垶榻鸨硎,園區將力爭建成中部地區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特色園區、產城一體的兩型生態新城。
市兩型辦副主任歐雷表示,近兩年來,節能環保產業迎來戰略機遇期,株洲涌現了眾多環保型中小企業。如今,眾多企業選擇抱團發展,對完成產業集聚、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實現資源循環利用、減少區域環境污染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接下來,公司和南洲新區管委會將成立聯合工作組,進一步推動產業園的相關實質性工作,科學規劃園區布局,創新運營管理模式,吸引更多企業入園。
【數說兩型】城區空氣質量好轉
根據株洲市最新數據統計顯示,今年1月1日至10月12日止,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226天,其中優66天,良160天,優良率為79.3%。而2014年同一時期,株洲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197天,相比之下,優良天數比去年同期增加37天,增長13個百分點,意味著市區環境空氣質量正逐步好轉。
【綠評】許節能環保產業一個春天
醞釀一年多,株洲的首個節能環保裝備制造產業園終于落地了,這對一直致力“兩型建設”、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以及產業轉型升級的株洲而言,可謂恰逢其時。
時下,環保關注度越來越高,環保產業的戰略機遇期清晰可現。國務院下發的《“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就明確提出,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在這一領域,株洲應該有所作為。
那么,株洲該如何做大這一產業呢?
首先要有政府的重視與扶持。節能環保兼具了公用事業屬性,是典型的政策驅動型產業,要想“事業有成,產業繁榮”,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在稅收、科技創新、平臺搭建乃至市場拓展方面,給予企業更多支持。
其次,要突出產業發展的重點?陀^地說,株洲目前不是環保產業大市強市,因此,在環保產業的發展方向上,應不求大而全,而求重點和精品,確定節能技術裝備、環保技術裝備、資源循環利用技術裝備和節能環保服務等幾大主攻方向。
再次,拓寬投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環保工程、節能環保企業的支持力度,同時引導更多民間投資進入這一領域。
發展環保產業,一朝一夕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循序漸進。要避免“大干快上”,對這個潛力產業多一份清醒的判斷,多做一些切合實際的規劃,讓這一產業成為株洲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