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十二五:三大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5/10/20 13:53:41 用手機瀏覽

  即將收官的“十二五”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這期間,在穩增長的多重壓力下,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發展奮力邁向中高端,為新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新的起點。

  知難而進 調結構轉方式效果顯現

  “淘汰煉鐵落后產能4800萬噸、煉鋼4800萬噸、焦炭4200萬噸、電石380萬噸、鐵合金740萬噸、電解鋁90萬噸……”

  這份長長的清單是工信部2011年制定的“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的目標。傳統產業產能過剩問題成為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突出矛盾點!笆濉睍r期,多年累積的結構性矛盾和轉型發展壓力成為經濟發展中必須面對的問題。經歷長期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面臨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產業結構必須有新的突破。

  5年來,調結構轉方式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一系列政策的引領下,我國產業重大結構性問題得到改善,新的增長動能逐步形成,產業結構逐步邁向優化。

  5年間,大量落后產能被淘汰,這是中國經濟必須承受之痛。

  工信部的最新信息顯示,“十二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政策環境不斷完善,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不僅提前一年完成原定的“十二五”淘汰任務,還提前完成了追加任務。

  5年間,一批批新興產業崛起,這是中國經濟孕育的新動能。

  “十二五”期間,我國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做大做強高技術產業,在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對經濟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進一步顯現。

  經濟調整分化中,傳統力量的下行與新興力量的逐步成長相伴而生。對此,數據最有說服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3%,比規模以上工業高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增長15.5%,比同期規模以上工業高12.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截至8月份,中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已經連續9個月比規模以上工業快4個百分點以上。

  而根據工信部提供的信息,煤炭、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高污染的產能過剩行業今年上半年的生產都處在下滑狀態。數據顯示,上半年粗鋼產量下降1.3%,水泥產量下降5.3%,玻璃產量下降4.2%。從效益情況看,煤炭1到5月份全行業利潤同比下降60%多,水泥、玻璃行業利潤下降60%多,冶金行業利潤下降36%。

  這些對比鮮明的數據,是中國經濟正在經歷鳳凰涅槃的明證。

  順勢而為 三大產業結構逐步優化

  要治病,須對癥。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必須把好經濟脈搏,順應經濟發展規律。

  毫無疑問,發展服務業是中國經濟結構優化升級的重點所在。“十二五”規劃明確,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的目標是在2010年的43%基礎上提高4個百分點。

  5年來,在農業和工業穩步發展的同時,服務業異軍突起,已超過“十二五”規劃的目標,穩穩占據經濟的“半壁江山”。

  數據顯示,2012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歷史上首次超過第二產業,到2014年服務業增加值比重就上升到48.2%,提前完成了規劃目標。今年上半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進一步增加為49.5%。

  值得關注的是,在領跑經濟增長的同時,第三產業成為稅收貢獻的主力軍,2014年,第三產業貢獻稅收占比達53.5%;ヂ摼W和相關服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稅收分別增長24%和23.7%。

  產業結構上的這一可喜變化,在就業方面更是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

  人社部數據顯示,第三產業占就業比重在2011年首超第一產業,躍居第一,此后逐年增加,現已成吸納就業的絕對主力。2014年,在面臨經濟下行壓力、第二產業占GDP比重減少的情況下,我國就業總體平穩,城鎮新增就業1322萬人,超額完成全年新增就業1000萬人的目標。其中,服務業無疑是主渠道。

  “在經濟增速放緩的同時,結構調整持續推進,表現在農業比重降至10%以下,第三產業比重超過第二產業,工業比重從階段性峰值逐步回落。”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分析說,與此同時,內需結構繼續優化,消費比重連續下降局面得到扭轉,多年來投資、出口比重過高的情況明顯緩解。

  近年來,信息消費、綠色消費、文體消費、養老家政消費等新型消費增勢明顯,這無疑都與服務業的快速增長密不可分。

  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2萬億元,同比增長12%。在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交通通信和醫療保健支出占比分別比上年提高0.6和0.3個百分點。全年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1.2%,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

  “生活性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滿足了居民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向個性化多樣化轉變的需求,使消費活力更充分地釋放,也刺激了消費增量提質,成為優化經濟結構的‘驅動器’!敝袊缈圃菏澜缃洕c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斌說。

  創新驅動 產業發展向中高端邁進

  新一代移動通信裝備、智能制造、3D打印、智能電網、工業機器人、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十二五”期間,這些詞匯代表的經濟新生力量在技術創新和政策驅動的作用下孕育成長,成為產業發展的新方向,推動產業發展向高端邁進。

  5年來,有利于產業高端化的政策規劃不斷出臺。

  從布局規劃到投融資體制機制,從立足整個制造業的《中國制造2025》到每一個具體的行業,處處可以看到政策層面對產業升級的支持。

  5年來,我國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不斷推進。

  今年,工信部主導的技術改造工程圍繞重大技術裝備保障、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食品藥品安全保障、綠色制造新技術新工藝等4個重點工程,包括50個領域253個細分方向。其中,重大技術裝備保障工程獲批項目最多,占比約45%,高端材料和新材料保障工程次之,占比約33%。

  5年來,我國產業技術創新的成效顯而易見。

  以通信領域為例,五年時間,我國經歷了從3G到4G的跨越式發展,并開始進軍5G。目前,我國與國際同步啟動5G研發,率先提出的5G概念及技術架構被全球廣泛接受,在5G這一重要的戰略性產業上走在了前列。

  可以十分自信地說,經過多年的奮發圖強、砥礪前行,我國產業發展正在向中高端邁進。

  成就非凡,前路漫漫。

  毋庸置疑,當前,以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特征的智能制造模式,正在引發新一輪制造業變革。而中國制造的提升,既要在改造傳統制造方面“補課”,又要在綠色制造、智能升級方面“加課”,加快3D打印、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智能技術和裝備的運用。

  結構調整成效初顯,產業邁向高端化路徑明確。

  可以預期,“十三五”期間,在新的規劃藍圖指引下,經濟發展中的產業結構將更加合理,產業升級的步伐將邁得更大,更多具有高附加值的業態將涌現,中國經濟將以更加堅定的步伐向高端時代挺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周劍平:在西部設立新能源綜合開發基地
2018十大新能源年度人物揭曉
征西新能源:引領互聯網能源金融投資新起點
智慧能源落地 微電網和儲能技術一個也不能少 
多地公布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 PM2.5將降多少?
國際氫能峰會集聚全球大咖 把脈 “氫車”如
2028年山東新能源產業總產值將達12000億元
中海外新能源產業機構發力推進新能源戰略實施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