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我國今年試點建設16個“海綿城市”
來源:新華網 時間:2015/10/11 22:52:36 用手機瀏覽

  作為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方式轉型的重要標志,我國海綿城市建設“時間表”已經明確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

  住房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陸克華9日在此間說,目前全國已有130多個城市制定了海綿城市建設方案。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有關部署,確定的目標核心是通過海綿城市建設,使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圍繞這一目標確定的時間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區達到這個要求。如果一個城市建成區有100平方公里的話,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達到這個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區要達到這個要求。這是一個總要求,各地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地目標,但是只能往前,不能往后。

  陸克華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說,按照國務院要求,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選擇了16個城市今年開展試點。江蘇、安徽、遼寧等省印發了指導意見,要求在全省范圍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通過人工和自然的結合、生態措施和工程措施的結合、地上和地下的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將推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解決水體黑臭問題,調節微氣候、改善水生態等。海綿城市建設不是一個單純的目標,而是一個綜合目標,即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方式轉型。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充分發揮原始地形地貌對降雨的積存作用,充分發揮自然下墊面和生態本底對雨水的滲透作用,充分發揮植被、土壤、濕地等對水質的自然凈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綿”一樣,對雨水具有吸收和釋放功能,能夠彈性地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在城市開發建設中,加強規劃建設管控,通過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采取屋頂綠化、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雨水收集利用設施等措施,使建筑與小區、道路與廣場、公園和綠地、水系等具備對雨水的吸納、蓄滯和緩釋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紐約前市長要自掏腰包 替美政府履行氣候責任
應對嚴寒氣候,你需要知道的空氣能采暖“二三事”
未來15年中國將投30萬億人民幣應對氣候變化
各地貫徹節能減排工作不遺余力
2016年節能環保任務公布
全球能源互聯網:真正低碳減排
中美元首氣候變化聯合聲明
解析碳交易市場中配額和減排量指標之間的“曖昧”關系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