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巴黎第21屆氣候大會將給中國刮來什么風?
來源:紫荊網 時間:2015/10/8 14:23:10 用手機瀏覽

  第21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于今年12月在法國巴黎正式召開,該會議將針對氣候失常問題在全球范圍內達成一項“有目標、有約束力”的協議。而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能源消耗總量持續增加的階段,如何能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兌現減排承諾,已成為中國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氣候大會:莊重承諾背后的大國責任

  作為本屆氣候大會的主辦國,法國為會議提出了四大目標:一是與會的196個國家與地區簽署一份控溫普遍協議,將全球溫度上升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二是邀請氣候大會參與國發表各國的減排貢獻;三是要集中討論融資與技術轉讓問題;四是吸納非國家政府類參與者為各國的氣候政策提供有效的補充與支持。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責無旁貸,并已在國際社會中做出承諾。

  今年6月份,中國政府正式向聯合國提交“國家自主決定貢獻”文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文件確定了中國2020年和2030年的行動目標:2020年的目標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左右;2030年行動目標是,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20%左右。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此表示歡迎,稱中國的行動營造了積極勢頭,對今年底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達成新的氣候變化協議具有重要意義。

  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表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成就有目共睹。自2005年以來,中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占全球增量的42%左右。2014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33.8%,相當于減少34.59億噸二氧化碳排放,2011至2014年中國碳強度累計下降15.8%,有望超額完成“十二五”17%的規劃目標。

  “中國是一個大國,這份文件也反映了我們應對氣候變化的最大努力,體現了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全人類共同發展的責任擔當,”國家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說,“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國在發展的過程中依然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李俊峰舉例說,控制碳排放,中國面對的一個很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把煤炭消費控制住,中國電力行業的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國的50%,如果未來更多的煤用于發電,該比例將會升至70%。中國現在約有9.6億千瓦的燃煤發電廠,如果再增加3-4億千瓦,那么當2030年中國達到排放峰值時,這些發電廠的平均年齡只有15年,這些裝備顯然還處于壯年期。而為了實現減排目標,中國如何淘汰這些“壯年期”的設備,從各個方面都是很艱難的選擇。

  同時,中國將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工業能耗增速趨緩,部分高耗能產品產量將達到峰值。但伴隨著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用能仍將保持較快增長態勢。

  解振華指出,隨著中國工業化進入中后期階段,城鎮化將成為未來中國碳排放和能源資源需求增長的主要領域。中國將在城鎮化指導思想上樹立綠色、低碳的理念,加強總體設計、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和政策支持,以避免在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碳排放的鎖定效應。

  可再生能源迎來戰略機遇期

  說起應對氣候變化,人們首先會想到節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減少以二氧化碳為主的溫室氣體排放,制約著化石能源的使用。如何實現中國“以煤為主”能源結構的轉型,已成為中國實現減排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與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到2050年,預計中國每年人均消耗能源將達到5噸標準煤,全國能源需求將達到70億噸標準煤。如果按照目前的能源結構,預計屆時每年煤炭的消耗量將達到65億噸,為現在的兩倍。因此,以煤為主的能源利用方式資源不可持續、環境難以承載。

  “我們必須降低煤炭消費量,大規模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這是確保國家能源安全的一個戰略考慮!绷褐均i說。

  2014年,中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量位居世界首位?稍偕茉窗l電裝機已經達到了4.4億千瓦,占全國總電力裝機的32%,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為1.3萬億度電,占總發電量的23%。在能源消費總量當中,可再生能源比重為10%。

  中國在“國家自主決定貢獻”文件中提出,到2020年和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將分別達到15%和20%左右。這意味著,未來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據李俊峰預計,到2030年,我國能源需求至少將達到60億噸標準煤,而可再生能源比例要占20%,即要達到12億噸標準煤。其中核電占5%,到時中國至少需要約1.3萬億千瓦時的核電,而現在只有1,200億千瓦時,這意味著此間核電發電量需要增加10倍。同時,預計太陽能和風能將達到10-12億千瓦,而現在只有1億千瓦,也需要10-12倍。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研究員時璟麗指出,我國提出2030年非化石能源要達到20%的目標,對于核電、水電、生物發電等或多或少有限制性的因素。而能夠通過相應的機制和政策,可以顯著影響規模和布局的領域就是風電和太陽能發電。

  “我們覺得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目標的關鍵就是風、光這兩個區域。其中,太陽能發電的規模至少會達到5億千瓦,這是在充分論證資源、電網條件以及消納條件的基礎上得出的結論!睍r璟麗說。

  “我國可再生能源的潛力是巨大的。風能資源總量約達到70億千瓦,而我國70%以上的地區對于太陽能發電來說都是優良的、可以使用太陽能的地區,所以說從資源量上來說,可再生能源能夠滿足需求是毫無疑問的!绷褐均i說。

  節能——中國的第一大“能源”

  猶如一對孿生兄弟,減排,自然少不了節能。破解能源約束困境,除了拓寬能源開發渠道之外,自然也要注重節約。

  “中國推進能源消費革命,首先要樹立節能是‘第一能源’、節約就是增加資源的理念,始終把節約優先放在能源戰略的首要位置加以重視!眹野l改委環資司副巡視員馮良說。

  解振華表示,通過加快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在工業、建筑、交通、生活消費等領域大力推進節能、提高能效,同時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增加森林碳匯,積極開展試點示范,中國在節能減碳取得顯著成效。

  發改委數據顯示,在“十一五”節能目標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十二五”的前四年,中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3.4%,實現節約6億噸標準煤,以能源消費年均4.3%的增速支撐了國民經濟年均8.1%的增長,能源消費彈性系數由“十五”時期的1.04下降到“十二五”前四年的0.53。

  但是,現階段中國能源消費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一是節約意識不強,節能優先戰略思想尚未融入到全社會發展的各領域;二是整體能效水平不高,“兩高一資”行業的能耗比重過高,高附加值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有待進一步發展;三是節能改造、能源消費自動管控等技術水平不高,能源利用方式比較粗放;四是缺乏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難以推動企業和普通消費者主動節能。

  對此,馮良提出,未來要大力推動能源消費的四個革命:即能源消費理念革命、能源效率革命、能源利用方式革命和節能管理體制革命。

  “必須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費,堅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有效落實節能優先方針,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定調整產業結構,高度重視城鎮化節能,樹立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加快形成能源節約型社會。”馮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今冬再添“煤改電”取暖居民27萬戶 河北南部電網
河北省2017年各市節能減排目標考核結果
中天鋼鐵集團兩大環保項目正式投運
《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
福建莆田市“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氣候變化導致珊瑚防護海岸能力減弱
應對氣候變化事業在新時代筑基啟航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