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綠色化”助推我國循環經濟駛上發展“主干道”
來源:人民網 時間:2015/9/28 14:08:42 用手機瀏覽

  以“綠色發展新引擎”為主題的“2015中國循環經濟發展十年峰會”9月24日在北京舉行。

  與會專家表示,“綠色化”將助推我國循環經濟駛上發展“主干道”,發展循環經濟應改變過去財政依賴的狀況,切實創造經濟價值,打好“綠色循環牌”,倒逼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應創新發展模式,促進循環經濟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社會化工程”。

  當前,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構建綠色產業以及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既是實現綠色轉型的必由之路,也將成為“十三五”期間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同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我國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與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要求。

  今年3月24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首次提出“綠色化”發展,同時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強調經濟社會發展需建立在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生態環境嚴格保護的基礎上,要大力實現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國家污染物總量控制關鍵技術研究組長、世界綠色設計組織技術標準委員會主席夏青表示,在經濟新常態下,從頂層舉旗、環保新路、碳耗封頂、標準導向、產業升溫、法規修訂等6大標志來看,我國循環經濟已走上了快行道,并將迎來新時代。

  “節能環保產業需打綠色循環牌。綠色循環經濟可以實現污染源頭治理,廢棄物高效利用,在消除污染物的同時創造出有市場價值的再生產力。循環經濟以其綠色經濟理念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將成為今后經濟發展的又一亮點!毕那嗾f。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也認為我國經濟增速的調整、化工產業到達峰值、經濟轉型加速實際上為環境保護帶來了契機,同時我國污染物排放總量和環境質量等不利因素為加速循環經濟發展帶來內在需求。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表示,在上世紀100年里,人類活動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其中15-20%資源變成了可以再次回收利用的廢棄物,這為循環經濟奠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以資源回收行業為例,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潘永剛介紹,我國每年產生4.7億噸垃圾,通過再生回收工作,每年有成千上萬噸廢鋼鐵、廢紙和廢玻璃等可再生資源得到利用。據協會統計,2014年全國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國內回收總量達到2.64億噸,產業產值突破6000億元。

  “進入2014年,一些回收企業主動與互聯網技術結合,嘗試出新型回收模式,出現了‘盈創回收’等互聯網回收平臺;一些企業突破資本困局,與資本市場展開聯姻,行業出現了并購、重組、上市浪潮。”潘永剛說。

  與會專家表示,面對“新常態”所呈現出不同以往的階段性特征,“十三五”期間,綠色金融體系將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創新。綠色城市建設將促進產業融合,推動“互聯網+”思維融入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再生資源產品自主研發,完善城市廢舊物品回收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應“往前走一步”
“十三五”以來中國用水量每年未超6100億立方米
“十三五”去產能有望提前兩年超額完成
“十三五”裝機規劃有望上調 光伏產業迎政策暖風
《中央企業節能減排發展報告2018》正式發布
福建莆田市“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
北京明確2020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成都明確綠色經濟目標低碳制造業收入超3千億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