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2010年,全省氮氧化物排放量達85.3萬噸,其中,電力行業排放達60%以上,水泥行業占12%,機動車尾氣也占到18%!北R春中說。
針對氮氧化物減排比例全國最高的現實,浙江全省火電機組、水泥熟料生產線100%都已建成脫硝設施并投入運行,50%以上的燃煤熱電機組已完成脫硝改造。今年上半年,浙江省政府又出臺3年行動計劃,要求到2017年完成所有30萬千瓦以上煤電機組的清潔排放工程。
盧春中介紹:“正是通過五大‘法寶’,浙江‘十二五’污染減排才得以提前一年實現國家下達的目標。”
嚴格落實減排責任
記者了解到,為推進污染減排工作,浙江省成立“減排辦”,并由省政府與11個市、省能源集團簽訂目標責任書,將減排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市、縣(市、區)和責任企業。對減排任務完成情況不理想的地區,采取通報、預警、對接、約談、督辦等措施,切實加強對減排工作的調度、掌控,加強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的減排責任意識。
推進重點減排項目實施
高污染車輛,浙江省杭州市日前也下了最后通牒——10月1日零時起,在杭州全市域(含各縣市區)所有道路,全天禁止高污染機動車輛通行。杭州剩下的2.9萬輛登記在冊的黃標車將全部被淘汰。
此外,為推進重點減排項目實施,浙江重點抓好污水處理廠、印染、造紙、畜禽養殖、電力、水泥、鋼鐵、機動車等“七廠一車”減排項目實施。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十二五”新建成各類污水處理廠(站)207個,共有各類污水處理廠359座,設計處理能力1234萬噸/日,基本實現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突出強化結構減排
為強化結構減排,浙江省“十二五”期間還開展了六大重污染高耗能行業整治,全省淘汰煉鋼(含不銹鋼)21萬噸、水泥212萬噸、造紙181萬噸、制革313萬標張、印染25億米、化纖46萬噸、鉛蓄電池222萬千伏安時、電鍍892萬升、醫藥化工40萬噸等一批落后產能。
深化管理減排
為向管理減排要效益,浙江建立了長效監管機制,確保減排設施穩定正常運行。省政府要求各地全面提升排放標準、污水處理水平和運行管理水平。
全面落實環保電價政策!笆濉逼陂g共撥付環保電價款約140億元,扣減及罰沒環保電價款近1億元。同時,不斷提升減排監測體系建設和運行,持續加大環保執法力度。
創新總量控制制度
面對不斷加大的減排壓力,浙江省大膽改革,不斷創新總量控制制度!笆濉背酰≌岢隽巳嫱七M環境資源配置和總量控制制度體系建設的要求。
目前,全省已基本按區域建立排污權基本賬戶,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總量削減替代制度;按照排污許可證“一證式”管理改革要求,使排污許可證制度成為環保監管企業的基本制度;充分發揮刷卡排污“濃度、總量”雙控作用,全省已建成2018套刷卡排污系統,到今年底所有市控以上重點污染源都將建成;穩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全省累計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金額達39.79億元,累計排污權抵押貸款109.7億元,位居全國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