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質監局副局長谷源強介紹,到2020年,山東建成指標先進的節能標準體系,主要高耗能行業實現節能標準全覆蓋,90%以上的能效、能耗限額指標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比國務院文件規定的指標增加了10%。而目前,山東6家節能減排試點單位通過國家驗收填補了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空白。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貫徹國辦發[2015]16號文件加強節能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意見》(魯政辦發[2015]31號)!秾嵤┮庖姟返某雠_和貫徹,對于推進“山東標準”建設,加強我省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化解產能過剩,提升經濟質量效益、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建設生態文明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谷源強介紹,節能標準化試點是推動節能標準化的重要措施之一。為推廣實施節能標準,我們聯合省節能辦,結合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工作,加強節能標準化試點工作。2014年,確定了東營方圓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氧氣底吹熔煉多金屬捕集技術”標準化項目作為我省節能減排重點示范推廣項目,加強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標準化示范重點項目建設;2012年,濟南鋼鐵集團等6家企業成為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2014年,又有萊鋼集團等8個單位成為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目前,2012年試點的濟南鋼鐵集團、山東泉林紙業有限責任公司等6家國家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今年7月份已通過國家標準委、國家發改委組織的考核驗收,其中東營方圓銅業等3家單位列入全國循環經濟標準化示范企業。
據了解,山東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覆蓋造紙、冶金、低質煤發電、大豆油加工、養殖等領域,圍繞企業循環經濟發展,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建立了完善的循環經濟標準化管理體系。通過驗收的6家試點單位,共制修訂國家標準19項、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39項,新制修訂企業循環經濟標準1950項,提出了2項國際標準提案,填補了國家、行業、地方標準的空白,在能源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方面達到了先進的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截至目前,山東先后制定節能地方標準200余項,其中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46項,節能標準化工作領域也從工業擴展到了能源、建筑、交通、商貿、農業、公共機構等各個行業。 《實施意見》鑒于山東節能標準化工作在全國居于較高的水平,提出到2020年,建成指標先進、符合省情的節能標準體系,主要高耗能行業實現節能標準全覆蓋,90%以上的能效、能耗限額指標達到國內、國際先進水平,比國務院文件規定的指標增加了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