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行業要聞 >> 正文
開展城市無車日 促綠色交通發展
來源:住房城鄉建設部 時間:2015-9-7 13:49:09 用手機瀏覽

  9月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召開2015年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媒體通氣會,城建司劉賀明同志介紹了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的開展情況和2015年部署情況,并針對如何推進綠色交通系統發展進行了闡述。

  一、2014年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開展情況

  截至2014年9月,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已經連續開展八屆,全國共有171個城市和縣承諾開展此項活動,涉及超過2億的城區人口。2014年新增17個簽署無車日活動承諾書的城市和縣。另有南充市、柳州市、九江市等6個城市雖然沒有簽署承諾書,但仍然主動開展了無車日活動。這些城市通過多種方式宣傳綠色交通理念,號召市民以實際行動減少小汽車出行。

  實施促進綠色交通發展的長效措施是開展無車日活動的承諾之一。北京、上海、杭州、大連等城市紛紛通過優化公交線網、增設公交專用車道、建設公交樞紐、更新新能源公交車輛等方式,提升公共交通服務。煙臺、濰坊、黃山等城市通過新建步行和自行車專用道、新設立步行街區、改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出行環境等措施推進綠色交通建設。重慶市評選出首屆10條最美步道,并編制發行最美步道地圖,積極倡導綠色出行。各地以無車日活動為契機努力推廣綠色交通政策和長效措施,增強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2015年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部署情況

  2015年8月4日印發了《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做好2015年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有關工作的通知》(建城[2015]113號),對無車日活動做出了具體部署,正式啟動了今年無車日活動的相關工作。2015年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的主題是“綠色交通——選擇·改變·融合”,強調多種交通方式建設的必要性,方便人們選擇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車等綠色交通方式,改變過度依賴小汽車出行的交通發展模式,并將綠色出行與社會生活相融合,例如每天的公共交通通勤可以被看作是獲得每日頭條新聞消息的機會;騎車可以被視為移動的健身房,可以在途中鍛煉等,通過選擇、改變、融合,可以使我們的出行變得更有意義。

  各地要按照《中國城市無車日活動承諾書》要求,結合實際,采取多種政策措施為綠色出行創造條件,包括加強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行綠色交通體驗,開展系列交通整治行動等,以減少對小汽車的依賴。

  三、加快推進城市綠色交通系統發展

  城市交通系統包含步行、非機動車、公共汽車、小汽車等多種交通方式,城市道路空間有限,必須統籌兼顧。長期以來我國城市交通在政策制定、設施規劃建設方面普遍存在重視小汽車交通,忽視步行與非機動車交通的傾向。2013年《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國發[2013]36號)明確提出城市交通要樹立行人優先的理念,要求設市城市建設步行、自行車“綠道”,加強行人過街設施、自行車停車設施建設,切實轉變過度依賴小汽車出行的交通發展模式。這就要求城市必須發展多種交通方式。

  多種交通方式體系的構建必須改變以小汽車為主導的規劃建設管理導向,更重視公平與可持續的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車交通方式。一是確保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路權不受機動車的侵占。困擾廣大行人和騎車人的最主要問題是他們的路權受到機動車的侵占而得不到保障。各地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切實為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的出行環境,讓中、短距離出行的人們更方便地采用綠色出行方式。二是為公共交通創建良好的基礎設施和高品質服務。公共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或改善應以大多數人的便利出行為出發點,通過優化公共交通線路和車站設置,促進人口、工作崗位圍繞公共交通站點集聚。同時,增加公交專用車道,擴大公交信號優先范圍,逐步形成公共交通優先通行網絡;提升車輛、調度等裝備水平,提高公交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適性等。三是以資源環境約束促進小汽車出行回歸理性。加強公共停車場價格管理,提高小汽車使用成本,運用經濟杠桿調控小汽車的合理使用。四是強化多種交通方式的銜接整合。倡導公共汽車、軌道交通車站設施與步行、自行車交通進行整體設計,保證各種交通方式相互間順暢銜接。同時,改善換乘設施,促進外圍地區人員換乘公共交通進入城市中心區,減少小汽車在中心區的使用強度。最后,推進多種交通方式實時信息、在線工具建設,鼓勵社會各類主體開展基于“互聯網+”的創新應用,提升公交服務水平,方便各種交通方式的選擇與轉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廣東省全面推進綠色清潔生產工作
四川省能源領域推進價格市場化
“企業環境信用”助推節能減排
上海發布國內城市首份綠色交通年報
石油石化行業節能降耗形勢解析
6項節能減排示范工程落地津冀
福建將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上半年高耗能用電大幅降低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6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