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共同印發《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行動方案》,旨在促進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
方案包含建材工業綠色制造行動、水泥與制品性能提升行動、鋼結構和木結構建筑推廣行動、綠色建材下鄉行動、試點示范引領行動等10個部分。其目標包括,到2018年,綠色建材生產比重明顯提升,發展質量明顯改善,與2015年相比,建材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
以鋼結構為例,中國鋼鐵協會副會長遲京東曾告訴記者:“鋼結構除環保優勢外,還具有自重輕、抗震性能好、施工簡便、工期短、可回收等優點。但是,當前我國鋼結構消費的鋼材量只占整個鋼材消費量的5%左右!
方案將通過標準制定、示點示范、政策資金支持等多種方式促進鋼結構等綠色建材提質增效、綠色環保和推廣應用。
鋼結構消費只占5%
方案顯示,綠色建材是指在全生命期內減少對自然資源消耗和生態環境影響,具有“節能、減排、安全、便利和可循環”特征的建材產品。
此次方案主要涉及的建材包括水泥和混凝土、鋼結構和木結構、平板玻璃和節能門窗、新型墻體和節能保溫材料、陶瓷和化學建材等。
方案指出,我國建材工業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總量大、產能嚴重過剩、經濟效益下滑,綠色建材發展滯后、生產占比低、應用范圍小。
以鋼結構為例,“鋼結構占國內鋼消費的比例只有5%,在國外鋼結構的比例少則30%,多則達到60%!边t京東對記者說。
其中原因,遲京東認為,一方面是由于過去國內鋼鐵供不應求,價格相對高,建筑行業能少用鋼就盡量少用。而且以前我國鋼鐵生產技術、品種規格、設備標準、應用規范、施工技術等暫時不能滿足需要。另一方面,使用鋼結構等綠色建材也需要其它的建材相配套,而我國的綠色建材配套產品尚未形成產業。這群些因素都不利于鋼結構推廣。
本次方案提出,在公共建筑中積極采用鋼結構,發展鋼結構住宅;工業建筑和基礎設施大量采用鋼結構;在大跨度工業廠房中全面采用鋼結構;推進輕鋼結構農房建設;鼓勵生產和使用輕型鋁合金模板和彩鋁板。
支持設專項資金
方案提出,到2018年,綠色建材生產比重明顯提升,發展質量明顯改善。具體目標包括,與2015年相比,建材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氮氧化物和粉塵排放總量削減8%;新建建筑中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30%,綠色建筑應用比例達到50%,試點示范工程應用比例達到70%,既有建筑改造應用比例提高到80%。
為實現上述目標,方案提出進行綠色建材下鄉行動、試點示范引領行動、強化組織實施行動。
據悉,兩部門將選擇典型城市和工程項目,開展鋼結構、木結構、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等建筑應用綠色建材試點示范。在綠色建材發展基礎好的地區,依托優勢企業,整合要素資源,完善研發設計、檢測驗證、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公共服務體系,支持建設以綠色建材為特色的產業園區。
在資金支持方面,方案提出,要利用現有渠道,引導社會資本,加大對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投入。支持有條件的地區設立綠色建材發展專項資金,對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企業給予貸款貼息。研究制定建材下鄉專項財政補貼和鋼結構部品生產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