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綠色信貸占比僅為個位數 綠色金融債券亟待開閘
來源:證券日報 時間:2015/8/25 14:40:47 用手機瀏覽

    隨著人們對于環境保護認知的進一步深入,近些年來綠色信貸在中國發展迅猛。為了鼓勵銀行向低能耗、低污染的企業進行信貸傾斜,銀監會和發改委聯合發布了《能效信貸指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開展能效信貸業務,強調銀行可通過以能效信貸為基礎資產的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工作,以及發行綠色金融債等擴大能效信貸融資來源的方式。

    從銀行業公布的數據來看,近些年銀行綠色信貸增速迅猛,截至去年年底,2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6.01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33%。但由于缺乏統一的監管標準,銀行在綠色信貸上依舊“各自為政”,部分存在信息披露的數據類型不完整、貸款流向監管不易等問題。同時,對于中小銀行而言,信貸規模受限,也受到銀行貸款周期等方面約束,對于綠色金融往往有心無力。

    恒豐銀行研究院常務院長胡海峰表示,銀行能否承擔起這樣的社會責任,用金融手段支持環保產業,對于經濟轉型是很重要的;但是怎么去扶持這些節能環保企業,卻是一件非常專業的事。

    與此同時,綠色債券被認為是綠色產業、節能環保企業融資的又一個重要途徑。

    綠色金融債券亟待開閘

    一直以來,綠色金融債券被認為是解決綠色產業、節能環保企業融資的重要途徑。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綠色債券應該成為綠色信貸、綠色股權融資之外的一個為綠色項目提供融資的重要渠道。除了提供新的融資渠道之外,綠色債券的一個重要優勢在于它可以解決期限錯配的問題。銀行的平均負債期限只有6個月,很難大量支持中長期的綠色貸款。

    根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綠色金融債券發行量非常有限,在今年7月份,中國銀行作為全球協調人成功協助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3億美元境外債券發行,票面利率2.5%,期限3年,成為中資企業發行的首單綠色債券。

    但對于大部分企業而言,綠色債券仍然比較遙遠。

    神霧集團是一個創新型企業,是典型的輕資產的民營企業,其為全球的化石能源消耗市場提供節能和低碳綜合指數的解決方案,有著多項專利。然而這樣的優質企業在實際融資過程中,也存在著抵押物少,銀行不愿意放貸的情況。企業負責人薛遜表示,“將來也希望通過發行綠色債券進行融資”。

    恒豐銀行北京分行行長邱野表示,綠色債券是繼綠色貸款之后最重要的、新的融資渠道之一。綠色債券不僅能夠解決期限錯配問題,還可以為銀行提供新的業務增長點,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拓寬綠色融資領域的直接融資渠道。關于綠色債券這一債項,目前該行儲備了三只,金額大概有20多億元。但是目前由于一些限制,發行可能要放到下半年,也期待監管能有一些傾斜。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今后五年中,我國在綠色產業方面的投資每年至少要2萬億元,其中政府每年投入大約3000億元,剩下的缺口部分主要靠綠色金融來彌補。金融機構以前更多的是用貸款來支持,而現在可以通過綠色債券這種表外的方式提供融資服務。

    資金去向仍不透明

    為落實國家節能低碳發展戰略,促進能效小信貸持續健康發展,今年初,銀監會和國家發改委已于1月13日聯合印發《能效信貸指引》,能效信貸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為支持用能單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信貸融資。重點服務領域包括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運輸節能等節能項目、服務、技術和設備有關的重要領域;信貸方式包括用能單位能效項目信貸,和節能服務公司、合同能源管理信貸兩種信貸方式。

    而從銀行公布的數據來看,近些年銀行綠色信貸增速迅猛。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21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6.0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67%,占其各項貸款的9.33%。

    建設銀行日前發布統計消息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綠色信貸余額5998.49億元,占各項貸款的6.32%,較年初新增1127.32億元,增速23.15%;節能減排效益顯著,折合減排標準煤1904.0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當量4424.37萬噸,減排COD14.63萬噸,減排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別為1.37萬噸、10.17萬噸、1.42萬噸,節水83.33萬噸。

    截至2015年3月末,興業銀行也已累計為3928家企業提供綠色金融融資6242.52億元,綠色金融融資余額達3165.05億元。

    中小銀行中,恒豐銀行也表示,該行北京分行在7個多月的時間內,共計發放綠色信貸十余筆,金額合計13億元。

    不過,由于沒有統一的監管標準,目前銀行業在綠色信貸上依然“各自為政”。截至目前,各銀行制定的綠色信貸政策均處于保密狀態。在信息披露中,數據類型仍不完整,尤其是環境風險類貸款數據。比如,有些銀行披露貸款余額,有些銀行披露增加和降低額,有些銀行披露了貸款總額占比,也有少數銀行對行業貸款占比進行了披露,只有幾家銀行對這幾類數據都進行了披露。

    邱野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恒豐銀行的綠色信貸管理完全依照銀監會指引,在銀行業中哪些貸款屬于綠色信貸范疇,如何監督貸款流向,確實一些銀行存在問題,恒豐的經驗就是對于一些綜合類的企業,進行受托支付,企業提供相應的用款合同,依據合同進行支付,如果企業的貸款金額用于其他用途,銀行會立即停止后續貸款發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勝利油田強化合同能源管理工作
節能服務企業融資難有望緩解
合同能源管理發展:“政策之手”讓位“市場之手”
2020年節能服務公司將達到6000家
央行啟動綠色金融債市場 支持節能等六類項目
焦作銀監分局綠色信貸助力節能項目顯成效
工行逾7000億貸款支持綠色經濟發展
湖北襄陽節能服務企業節能改造可獲資金扶持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