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企業動態 >> 正文
四聯智能:建筑節能龍頭 建筑智能“落地開花”
來源:證券時報 時間:2015-8-24 14:47:37 用手機瀏覽

    8月20日晚間,四聯智能(以下簡稱“公司”)公布2015年半年度業績報告,201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37億元,同比增長13.52%;扣非后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凈利潤650.24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漲幅高達63.59%;本期凈利潤693.56萬元,較去年同期漲幅為41.86%;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同比增長37.50%。

    公司凈利潤的大幅增長得益于業務量的增長,也離不開成本費用的有效控制。報告期三項費用率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通過加大分包抵稅的力度也降低了營業稅金及附加在營收中的占比。此外,通過選擇優質客戶和項目,公司的項目整體盈利水平也有所上升。

    值得投資者關注的是,一方面,截至6月30日,公司新簽訂合同額約2.22億元,將對未來1至2年業績產生持續貢獻;另一方面,2014 年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約1369 萬元,主要是今勝集團未履行相關協議導致子公司杭州呈基投資所建余熱發電項目無法投入運營所致,今年內公司有望勝訴追回大部分損失,將體現在2015年凈利潤中。

    立足水地源熱泵和冰蓄冷技術,發展建筑節能

    四聯智能作為目前國內資質最全、最高的建筑智能化與節能系統全周期綜合配套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滿足客戶對建筑智能和建筑節能的個性化、全方位需求。

    近年來,在國家大力倡導節能減排的政策環境下,建筑節能領域中最具升級改造空間的空調系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目前四聯智能大力發展的水地源熱泵技術作為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的既可供熱又可制冷的高效節能的空調技術,能夠很好地控制建筑節能效果。

    此外,利用冰蓄冷技術,在夜間低谷電力制冰蓄冷,在白天用電高峰期融冰供冷給空調系統,可達到為電網削峰平谷的目的,利用峰谷電價差可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目前冰蓄冷技術已經作為節能減排政府重點推廣的技術,未來有望實現爆發式增長。

    作為國內較早開發和應用水地源熱泵系統和冰蓄冷系統的專業公司,四聯智能取得了4項國家專利及10項自主研發的軟件著作權。

    除了原始的創新能力、為業內高度認可的資質,多年來設計實施的豐富經驗也推動公司穩步發展。西安浐灞生態區行政中心、楊凌五胡路地區集中供熱(冷)工程、西安國際港務區管委會綜合樓、陜西延長石油職工宿舍樓地源熱泵空調工程等等多項成功案例,真正體現公司在行業的專業及專注,實現知行合一。

    在冰蓄冷領域,四聯智能承接實施了多個重大項目,主要包括成都蜀都中心、成都鐵路2號線、華為全球交換技術中心、華為荔枝園員工宿舍、成都仁恒置地廣場、西安小寨賽格國際購物中心、陜西省政府辦公樓、三亞灣紅樹林度假村會展酒店等。公司預計,2015年在東莞和武漢可拿到合同額約1.5億元的冰蓄冷訂單,為公司未來業績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四聯智能預備在深圳設立分公司,開拓珠三角業務。

    點線面拓展

    建筑智能滿地開花

    除建筑節能外,建筑智能化(智慧社區)也是四聯智能的主要業務之一。 目前,智能化業務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在40%-60%左右。憑借優異的表現,公司連續11年榮獲年度全國智能建筑行業前50名/60強企業榮譽稱號,2014年被中國建筑業協會智能建筑分會評選為“全國智能建筑行業十大品牌企業”。

    截至目前,四聯智能已在全國完成了多個建筑智能化大型項目,主要包括奧運會豐臺壘球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T2航站樓、銀川河東機場、西安火車站、二河國道主干線、西安及銀川行政中心等。在智慧醫療領域,公司瞄準地、市級的三甲醫院市場,將機電設備及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業務進行打包集中實施。公司成功實施了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寶雞中心醫院等項目。

    在建筑智能化板塊,“智慧社區”是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爸腔凵鐓^”建設,是將“智慧城市”的概念引入了社區,基于物聯網、云計算等高新技術的“智慧社區”是“智慧城市”的一個“細胞”,從實際出發,“智慧社區”的提法更加切實、可行,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未來城市才能演變為一個智慧城市的格局!

    四聯智能設計實施的西安中海國際社區、文景小區、宜春市宜陽小區等多個社區均基于智慧社區的理念打造,正在實施的白鷺溪岸社區更是低密度花園式居家養老的典型范例,建成后社區內將擁有國內知名的養老院入駐,通過先進的軟硬件技術實現了居民智慧生活、居家養老的美好愿望。

    BOT有望成為

    公司業績增長新引擎

    BOT模式即“建設——經營——轉讓”,是在政府授予企業權限的背景下,企業通過前期的資金投入和建設,獲得一定年限的設施特許經營權,后續再將設施無償轉讓給政府。BOT模式的意義在于能為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帶來穩定的現金流。

    公司自2007年就開始大力發展BOT業務。以2009年投入使用的楊凌五胡路地區水源熱泵供熱(冷)BOT項目(30年特許經營期)為例,該項目利用淺表地熱能實現區域的集中供冷供熱,不僅每年節約標準煤27000余噸,減少環境污染,還比常規中央空調節能率高40%以上,獲得“優秀節能減排技術工程”稱號。

    此外,公司承接的西安大興新區三民村200萬平米污水源熱泵BOT項目,特別值得投資者關注。該項目總造價1.9 億元,特許經營時效為30年,預計未來8至10年可收回投資。

    另外,25萬平米的西安小寨賽格國際購物中心冰蓄冷空調制冷BOT項目,總投資9000余萬元,運營期20年。

    公司預計,上述三個項目達產后每年能為公司創造5600萬元的營業收入,2000萬凈利潤。

    近年來,以PPP特許經營權方式承包工程的模式已逐漸成為一種潮流。目前公司也著手PPP模式,重點在談項目為西安兩個新區的區域節能項目,規模可達到40億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建筑節能工程管理師將成建筑行業重要崗位
順德建房屋建筑節能質量抽檢平均合格率約為39%
陜西:2016年度省級建筑節能引導專項資金申報工作啟動
海爾中央空調與湖北十堰市達成節能戰略合作
我國節能市場潛力分析與展望
建筑節能占耗能40% 李海清:民眾意識有待政府引導
我國節能政策倒逼中央空調產業升級
昌吉市投1.86億元實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企業并購
網絡借貸
節能咨詢
節能認證
人才招聘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5 CIHINA-ESI.COM
湘ICP備1201188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