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專家:“中國碳排放數據庫”已基本建成
來源:國際節能環保網 時間:2015/8/21 14:19:21 用手機瀏覽

    中國科學院20日發布的研究表明,中國碳排放總量比先前估計低約10%—15%,重新核算后的中國碳排放在2000年至2013年間比原先估計少106億噸二氧化碳。這項研究首次核算出基于實測數據的中國碳排放清單。

    碳排放清單是全球變化模擬、氣候模型構建、制定各國減排政策及國際談判的基礎。本次科研團隊成員、哈佛大學博士劉竹介紹,當前國家和全球的碳排放主要由國際機構依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方法和能源統計數據進行估算。

    不過,國際上對碳排放的計算方法是用不同能源的消耗量乘以排放因子,排放因子指的是消耗單位燃料時氧化的碳量。由于長期缺少基礎數據,“中國的排放數據主要由西方發達國家科研及政府機構發布,其碳排放量的核算主要依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估計!眲⒅裾f。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魏偉團隊聯合哈佛大學、清華大學等24所科研機構組成的科研團隊,歷時4年開展針對中國實際情況的中國碳排放核算工作,統計了中國所有行業部門化石能源燃燒的碳排放及水泥生產過程的碳排放,覆蓋了中國99%的能源消費量。

    “中國的煤炭中灰分較高,含碳量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及世界平均水平,本研究實測中國煤平均含碳量為54%,但IPCC默認值為75%”,魏偉說,“這也就意味著中國煤炭并沒有排放那么多二氧化碳”。

    劉竹表示,106億噸二氧化碳相當于《京都議定書》框架下具有強制減排義務的西方發達國家自1994年以來實際減排量的近百倍。“如果按照21世紀氣候變化控制在2攝氏度范圍的各種排放情景下,中國的排放空間較原來相比增加25%—70%”。

    科學家們表示,希望基于實測數據研發的各類數據庫能被國際社會所承認。目前“中國碳排放數據庫”已基本建成。魏偉介紹,中科院碳專項將于2015年年底結題,“我們會向國家提供一個詳細的碳排放技術參數,為碳減排、碳交易和國際氣候變化的談判等提供科技支撐”。

    在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教授關大博看來,這項研究不僅對中國有意義,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也有示范效應,“煤炭也是印度、南非等國家的主要能源,中國的研究可以為他們的研究提供一個樣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新模型精準預測土壤“碳排放”
四川省率先完成新一輪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與監測計劃
加快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
國內首個碳排放檢測研究實驗平臺完成調試
2016年山東“工業綠動力”碳減排1900萬噸
香港特區政府將舉措降低排碳強度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