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質監局聯合山東省環保廳頒布實施《山東省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 污水處理用微孔曝氣器》和《化學消氧法曝氣器清水充氧性能測試方法》兩項標準。兩項標準分別規定了微孔曝氣器的性能要求、測試方法和化學消氧法曝氣器清水充氧性能測試的測試方法、測試步驟等內容,意在通過對曝氣技術產品的質量控制,引導高效節能型曝氣器的研發應用。
為配合標準的實施,山東省環保技術服務中心在青島理工大學和山東思源水業工程有限公司的支持下,投資建設了國內首座工程化規模曝氣產品檢測系統,并成立了山東省曝氣產品檢測中心負責檢測運營管理。記者在曝氣產品檢測中心看到,一個直徑5米、深11米的工程化規模檢測池坐落于系統中央,被測試的曝氣器安裝在檢測池底部,污水從管道進入檢測池,通過模擬多種設計方案,對曝氣器進行多種工況的模擬檢測。
據了解,鼓風曝氣系統作為污水處理廠建設的一部分,是污水處理過程的主要耗能單元,其能耗通常占污水處理廠總能耗的50%~60%,其質量和性能指標的優劣是影響污水處理廠運行穩定性及成本高低的關鍵因素之一。目前,國內污水處理廠曝氣方式大多采用微孔曝氣的固定底曝形式。由于缺乏曝氣性能檢測的有效手段,市場上充斥著大量低價、高耗能、低壽命的曝氣產品,有的使用不到半年就損壞,無法正常使用,造成了電能的大量無功消耗,嚴重影響了污水廠的長期穩定達標運行。因此,提高曝氣器質量,降低曝氣系統的能耗成為污水處理廠節能降耗的重中之重。
2006年,國家環保部曾對環境保護產品的技術要求做出更新,當時就對曝氣器等一些列環保產品的使用、檢驗和運輸進行了規范。而此次新出臺的兩項標準,較之國家現有的環保產品技術要求標準限值,又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照此標準執行,將至少使山東省曝氣系統的能耗降低30%,工業污水噸水耗電量和城鎮污水噸水耗電量可分別降低0.33和0.10度,山東省污水處理廠每日電耗將降低287萬度。與此同時,新標準的采用還可節約標準煤33.63萬噸/年,減少廢氣排放量33.65億立方米/年、減排SO25385噸/年、NOx990噸/年、煙塵6.8萬噸/年,并可大幅降低污水處理廠運行成本。
新標準的實施,將倒逼環保產品生產企業優化曝氣產品的制造,提升曝氣系統的污水處理能力,從而降低污水處理能耗,對于節能減排具有積極意義。同時還可降低污水處理成本,保證污水處理行業的穩定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