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強國際產能合作,符合合作國家的現實需求?恐冗M實用的設備、成熟可靠的技術、性價比高的競爭力,中國產能“走出去”受到很多國家的青睞。
哈薩克斯坦
第一座電解鋁廠和最大瀝青廠已發揮效益
哈薩克斯坦可以說是中國對外推進產能合作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實際上,在兩國合作中已有不少先行項目貫徹產能合作的精髓,開創了互利共贏的新局面。
在哈北部城市巴甫洛達爾市郊區,該國第一座、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電解鋁廠已正常運行8年多。目前,該廠每年可生產25萬噸電解鋁,在滿足本國需求之外還可出口創匯。正是來自中國的技術和設備,幫助哈薩克斯坦實現了這項“零的突破”。
電解鋁廠項目一期、二期均由中國有色金屬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廠內不僅大部分設備是中國制造,工廠工藝流程中還采用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這既體現了我國近年來工業技術大踏步的發展,也是企業挑戰自我不斷進步的表現。
事實上,該項目也受到哈方的高度重視?偨y納扎爾巴耶夫專程出席了工廠一期、二期投產的慶典儀式。中方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得到哈方一致好評,其工作也得到哈方上下一致配合。工廠不僅順利通過驗收,其生產時的設備參數、產量等也均高于合同設計值。哈電解鋁廠負責人加林告訴本報記者,到現在為止,中國設備一直運行良好,生產線產能穩定,中國技術值得信賴。
里海之濱的哈西部城市阿克套,有著中哈非資源領域最大的合資項目——阿克套瀝青廠。該廠由中國中信集團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公司共同投資,總投資額近3億美元,建設近3年,于2013年底正式投產。它的出現,對哈薩克斯坦有著重要的經濟乃至戰略意義。近年來,哈薩克斯坦正謀求歐亞大陸物流中心地位,一大批道路等基礎設施改建項目上馬,作為重要材料,瀝青自然供不應求。而由于產業鏈缺失,此前近九成瀝青需從俄羅斯進口。阿克套瀝青廠投產后,其年產量近50萬噸,足以滿足哈全國道路建設的需求。阿克套瀝青廠從中國引進成套工藝設備,將哈國內技術標準和實際情況相結合,產出的瀝青滿足高等級道路建設需要,并完全適應該國全年溫差極大的特點。
中哈兩國的合作潛力當然不止于此。2014年底,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領導人共同提出了產能合作計劃,在短短數月內,雙方已就此進行5次對話,簽署備忘錄,形成早期收獲項目清單,包含48個合作項目,金額達303億美元,簽署28項合作文件,協議總金額超過230億美元。哈薩克斯坦德國—哈薩克大學國際與地區合作研究所所長蘇爾丹諾夫對本報記者表示,為擺脫國家經濟過于依賴能源的現狀,哈薩克斯坦將發展本國工業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并出臺了多項國家戰略。需求互補,正是哈中兩國產能合作方興未艾的基礎。相信在兩國不斷加強產能合作的大幕下,會有更多“第一”“最大”等標志性工程出現。
南非
水泥、電器、巴士生產切實滿足當地需求
南非有著再工業化的迫切需求,目前該國水泥產能為1500萬噸/年,產能不足,水泥需求增量十分可觀。正是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冀東發展集團興建了日產28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項目,年產100萬噸熟料水泥。該項目還自帶6兆瓦余熱發電。冀東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南非項目部經理張興華掰著手指,向本報記者詳細介紹說:“冀東發展集團在南非興建的曼巴水泥廠是南非第一條帶余熱發電的水泥生產線,綜合電耗較傳統水泥廠降低30%以上!
張興華認為,中國的優質產能與非洲的實際需求對接,是雙贏!绊椖拷ㄔO和經營給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新的契機,這是項目安身立命的根本保障!彼o記者算了一筆賬:南非水泥生產成本與國內基本持平,但售價為國內的2.5倍到3.5倍。對于當地來說,則有社會效益、產業升級和節能環保效益,項目可帶來直接就業近300人、間接就業近1000人。同時,純低溫余熱發電、低耗能裝備引進南非,帶動南非水泥行業進入2.0時代,促進節能技術革命。
海信南非公司在開普敦亞特蘭蒂斯工業園投資興建了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的工廠。海信南非分公司總經理李友波向記者介紹說,該工廠具有年產40萬臺彩電和40萬臺冰箱的能力,在當地工廠的技術、設備、產品都是最新的。2014年,海信的冰箱、電視銷售量在南非的市場份額均攀升至第二!拔磥砗P艑⒁阅戏菫榛叵蚍侵奘袌鲣N售,還將進一步對工廠進行擴建和投資。”
海信國際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聃告訴本報記者,海信不僅以貿易商身份“走出去”,更是以制造商角色“走出去”!皬默F在的效果看,這個戰略是正確的,當地消費者對品牌信任度更高了。”朱聃認為,中國企業要和當地需求實現對接,首先需要擁有先進的產品和技術,以產品為依托,這要求扎實的技術功底,使產品有足夠的競爭力。
南非貿工部制造業發展司司長瑪賈賈向本報記者表示,海信在南非設廠是南非和中國公司在制造業方面合作的典范,“我們支持更多的中國企業來南非投資建廠,特別是在高技術的制造業領域,以推動南非的工業發展”。
16座的巴士是南非公共交通的主力。北京汽車制造廠有限公司投資興建了“中國—南非汽車制造廠”,該廠產品正成為南非出租車市場的新興挑戰者。由于訂單太多,“產品不夠賣的”,該廠首席執行官仲躋德說,目前這種巴士月產量已從200臺上升至350臺,未來將提高到1000臺,拉平甚至超越在當地的最大競爭對手。
非洲市場潛力巨大,南非是進入非洲市場的橋頭堡。許多在南非投資設廠的中國企業負責人認為,優良的品質、良好的服務和先進的技術不僅切實滿足了當地需求,更是這些企業在當地能扎下根來的關鍵所在。
巴基斯坦
中國宇通已幫助建立了年產500臺的客車組裝生產線
“與中國車企合作,有利于實現巴中雙方的優勢互補。中國車企帶來了巴方欠缺的成熟生產工藝和先進技術設備,滿足了巴基斯坦的市場需求,并將進一步挖掘本地市場潛力! 中國宇通客車巴基斯坦合作工廠總監哈特利說。哈特利已在巴基斯坦汽車制造行業摸爬滾打近40年,與中國車企有著超過13年的合作經驗。
巴基斯坦有近兩億人口,但道路客運行業相對落后,運力不足,客車更新需求較大。2013年中國宇通與巴方工廠接觸,今年初,雙方正式簽訂合作協議,按計劃工廠將于今年10月開工建設,新車有望于2016年1月下線。
據了解,中國宇通幫助巴方建立了年產能力達500臺的客車組裝生產線。巴方工廠投產后,宇通客車還將派出一個14人的技術支持團隊,為巴方提供3至6個月的技術支持,培訓指導巴方工程師及工人,幫助建立現代化的研發、生產、質量控制、采購、庫存管理、銷售及售后服務網絡等,并將根據項目實際需求,視情向合作方提供融資支持以擴大產能。
宇通客車巴基斯坦公司經理靳勇告訴記者,未來中巴雙方還將通過合作逐步實現部分零部件本地化生產。此外,宇通客車將進一步拓展雙方合作模式,如以技術支持的形式入股,同巴方共同組建工廠,屆時還可依托巴基斯坦工廠輻射周邊國家市場。
據悉,宇通客車現階段擬在巴投放的12米客車,定位高端豪華客運車市場,并針對巴實際環境和路況做出相應設計調整?紤]到巴基斯坦客車使用年限較長,宇通客車采用電泳防腐防銹技術,以有效延長整車壽命。此外,宇通客車近期還將考慮引進適合當地使用的環保公交車等。
巴基斯坦汽車制造商協會總干事阿卜杜勒˙瓦西迪˙汗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巴基斯坦擁有龐大的人口規模,加上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的全面展開,必將帶動巴制造業的進一步提升和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巴政府還將出臺具有針對性的專項政策推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巴汽車行業發展潛力不容小覷。相信中國車企能在巴基斯坦取得成功。
埃及
第一批產能合作優先項目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今年5月竣工的亞歷山大船廠升級改造項目是中埃產能合作中的亮點,被稱為“中埃友好標志工程”。項目金額近2億美元,由中國公司設計、施工,全部應用中國造船工藝標準,有力推動了中國技術標準在西亞與非洲地區的推廣與應用,也帶動了中國設備和原材料的出口。改造后的亞歷山大船廠年生產能力達到23萬載重噸,最大可建造5.7萬噸、維修8萬噸級的船只,已成為非洲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船舶企業。
相對落后的基礎設施,是制約埃及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盡快改善交通,擴容升級海港,增建水電站、火電站,開發天然氣等能源資源,成了埃及政府振興經濟的優先選項。而在上述領域,不少中國企業擁有豐富的建設經驗以及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數據顯示,2014年,中埃雙邊貿易額達11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中國成為埃及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對埃及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9751萬美元,同比增長86%。
埃及世界商會總經理哈立德˙穆斯塔法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與埃及正在推進的“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規劃有著戰略目標和發展理念的諸多契合之處。“蘇伊士運河走廊經濟帶”建設是埃及戰略性項目,根據埃及政府規劃,新蘇伊士運河建成后,將繼續在蘇伊士運河地區推進港口的升級改造,建設橋梁、道路等,同時埃及還希望積極吸引投資,建設一批產業帶和工業園,使蘇伊士運河地區能夠成為先進的制造業基地和世界物流中心。2014年12月,埃及總統塞西訪華期間專門安排時間與中國企業家見面,特別強調埃及歡迎中國基建、能源和制造業企業前來投資,“動蕩3年的埃及確實經歷了非常艱難的階段”“埃及準備好了穩定的政治環境,準備好了大量的投資項目,準備好了遠大的發展計劃”,他這樣承諾。
據悉,由中方派出的中埃產能合作工作組已于6月中旬在開羅與埃方相關部門舉行了會晤,雙方就建立中埃產能合作機制,以及在該機制框架下的項目合作進行了協商和探討,并草簽了中埃產能合作框架協議,梳理出第一批產能合作優先項目清單,該清單包括多個交通和電力領域項目,總金額超過10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