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的發展,北京的人口資源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如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就成了公眾熱議的焦點。8月15日,以“生態文明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第四場“十三五”規劃公眾建言會舉行。14名建言人就城市氣象、森林經營管理、水環境改善、生態流域治理、水和土地資源利用、節能環保、京津冀生態、宜居生態國際大都市建設、海綿城市建設節水等話題分別發言。
本場建言會共邀請14位建言代表參加,包括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市“十三五”規劃專家咨詢委的專家,以及前期參與公眾建言活動的市民等。據介紹,“十三五”規劃公眾參與活動開展以來,共收到809條與環保相關的意見建議,約占全部建言的10.4%。建言者最關注的領域依次是大氣治理、垃圾處理和綠化,占比分別為24.3%,23.9%和11.8%。
截至8月14日,“十三五”規劃編制公眾參與活動已有2.5萬人參加,收到公眾建言8400余條,完成居民社會調查問卷1.93萬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對于大家的意見建議,規劃起草組一定認真分析、研究、吸納,努力使“十三五”規劃成為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反映民意的科學規劃。據悉,本次活動將持續到9月底,廣大市民可以繼續圍繞“加強城市治理與建設和諧宜居之都”等主題,通過首都之窗網站、郵箱、微信、微博、電話、傳真、信件等7種方式,提交自己的意見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