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32項環評審批權限下放 環保部“瘦體強身”
來源:國家節能中心 時間:2015/8/17 14:11:14 用手機瀏覽

  火電站、熱電站、煉鐵煉鋼等32項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環境保護部門;13類項目由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降為編制報告表或填報登記表。

  受理建設項目環評文件89項,涉及總投資7028.17億元。17個項目不予審批,涉及總投資1094.28億元……

  2015年上半年,環境保護部以落實中央巡視整改任務為契機,健全制度,狠抓落實,努力提高環評工作有效性,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深化制度改革 優化審批工作 中共中央、國務院前不久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要求,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引導、規范和約束各類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用制度保護生態環境。

  全面深化環評制度改革,是貫徹落實中央要求,深入踐行“三嚴三實”的客觀需要,也是科學規范環評審批行為、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今年上半年,環評審批管理繼續朝著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方向邁進。

  在標準化方面,2015年6月,環境保護部發布《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明確了水電等9個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原則。

  年內,環境保護部還將完成或部分完成《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地下水導則》和《技術評估導則》的修訂;火電、石化等5個行業環評審批原則的制定;水電水利、火電等9個行業驗收指南的編制等工作。

  在規范化方面,2015年4月,環境保護部出臺《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后評價管理辦法(試行)》,從適用情形、責任主體、評價內容、時限方式、后評價機構資質和管理要求等方面對環境影響后評價工作作出規范,突出了建設單位環保主體責任和屬地環保部門監管責任。

  與之配套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事中事后監督管理辦法(試行)》正在制訂過程中。

  今年上半年,環境保護部還修訂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內部審查分類目錄》。環評、驗收、資質等審批服務指南及審查細則也已經制定完成,近期將向社會公布。

  在信息化方面,上半年,環境保護部建立了建設項目環評、驗收及環評資質申報系統,實現環評工作外網申報、網上受理。完成了環境保護部與國家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綜合監管平臺對接工作。

  下一步,環境保護部將完善環評基礎數據庫,健全“四級聯網”的全國環評審批系統,探索構建基于“大數據”的環評管理信息系統。

  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深化環評制度改革,下半年,環境保護部將研究修訂《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辦法》,修正《環境影響評價法》部分條款。

  此外,還將組織開展環評改革大調研,總結地方環評改革做法和經驗,研究制定“十三五”環評改革實施方案。

  落實簡政放權 推進職能轉變 簡政放權是本屆中央政府的重要執政目標。一段時期以來,國務院各部委先后多次公布取消或下放的審批事項目錄。

  下放環評審批權限,是環境保護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簡政放權的具體措施,也是新形勢下環境保護管理職能轉變的重要舉措。

  減少和下放微觀審批事項,有利于將更多的力量投入到法規制度建設、戰略規劃環評、強化執法監督等方面,使環評“源頭預防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的制度作用得到切實有效發揮。

  2015年3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影響評價法》和國務院《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4年本)》,環境保護部對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再次進行了調整,制定發布了《環境保護部審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建設項目目錄(2015年本)》(以下簡稱《目錄》)。

  同時,修訂了《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將13類項目由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降為編制報告表或填報登記表。

  兩項舉措一個放權一個簡政,進一步優化了環評審批環節和流程。

  根據《目錄》,火電站、熱電站、煉鐵煉鋼、有色冶煉、國家高速公路、汽車、大型主題公園等32項建設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至省級環境保護部門。目前,《目錄》規定的所有下放事項已全部同步下放。

  部分省級環保部門在《目錄》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下級環保部門的承接能力,繼續將一些審批權限下放至地級市、縣(區)。

  黑龍江省將污染物產生和排放較少、環境問題較小的建設項目,如液化石油氣接收、存儲設施(不含油氣田、煉油廠的配套項目),進口液化天然氣接收、儲運設施等項目下放至市級環保部門審批。

  寧夏回族自治區將電石、鐵合金、焦化、涉及重點重金屬排放等環境風險較大的項目,及污水處理、垃圾處理、脫硫脫硝等地方減排環保工程下放至設區市環保局審批。將公路項目(除跨市的項目外)全部下放市或縣審批。

  廣東省將部分工藝較先進、環保技術較成熟、環境影響和風險相對可控的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到市、縣,包括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等城市基礎設施、改擴建化工項目和不涉;返拇a頭泊位等6類項目。

  四川省將水利工程、市政工程、機械電子等領域的項目環評審批權限下放到市、縣兩級環保部門。

  環評審批權下放后,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至關重要。為確保審批權限下放后地方接得住、管得好,今年,環境保護部計劃舉辦4期全國環評管理人員培訓班,覆蓋所有省級和地市級環評管理骨干。上半年已完成兩期,覆蓋19個省300余人,下半年的培訓工作將按計劃開展。此外,“四級聯網”的全國環評審批系統也將為地方承接審批權限提供技術支撐。

  嚴格廉潔自律 整頓環評行業 2015年2月,中央第三巡視組向環境保護部反饋專項巡視情況,提出了當前環評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同時要求深入查找原因,逐項加以整改。

  根據中央巡視工作部署要求,環境保護部把巡視整改作為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今年上半年,共完成環評領域17項整改措施。

  2015年3月,《全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工作方案》出臺,根據有關要求,環境保護部部屬8家環評機構要于2015年底前率先脫鉤。省級及以下環保系統環評機構分兩批分別在 2016年6月30 日、12月31日前全部脫鉤。

  目前,8家部屬環評機構中,1家已注銷資質完成脫鉤,1家已完成資產評估,其余6家已報送了脫鉤工作方案。

  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配合環評機構脫鉤工作,上半年,出臺了《環境保護部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審批事項辦理指南》等3個財務管理規范性文件,確保做好環評機構脫鉤過程中涉及的國有資產審批事項。

  據了解,環境保護部近期將發布新修訂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資質管理辦法》,對環保系統環評機構脫鉤后的接手機構作出相關規定。

  2015年3月,全國環境影響評價座談會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召開。會議指出,當前環保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任務依然艱巨。

  對上述現狀,2015年3月,環境保護部先后制定出臺了《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資質管理廉政規定》、《關于嚴格廉潔自律、禁止違規插手環評審批的規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環評違法項目責任追究的通知》。

  3項規章制度進一步規范了領導干部從政行為,加強了環境影響評價機構資質管理廉政建設,強化了環境影響評價違法項目責任追究。

  據了解,環境保護部還組織對環評權力運行監控機制的全面修訂,完成后將在全國推廣。

  上半年,根據巡視整改工作部署,環境保護部開展了對全國環評機構及從業人員專項執法抽查和公眾舉報核查,對存在各類問題的63家建設項目環評機構和22名環評工程師分別作出了取消資質、縮減評價范圍等相應處理。

  在嚴查環評違規行為的高壓態勢下,全國1000多名已不在環評崗位的環評工程師主動退出。

  為加大信息公開力度,環境保護部建立環評機構和環評人員誠信記錄制度,在官方網站設立專欄,公開環評機構和環評工程師資質信息。

  截至7月中旬,環境保護部共受理環評資質申請226項,完成審查215項,其中批準新資質申請29家;對隱瞞情況、弄虛作假的22家機構不予批準;對現有環評機構資質條件進行清理,30家機構被取消或注銷資質。

  此外,環境保護部組織開展了2015年度環評機構檢查工作,涉及天津、廣東等8省市的311家環評機構,占全國總數的27%。目前已完成對天津、山西的檢查工作。

  嚴把環評關口 提升審批效能 環境影響評價作為從源頭防止污染產生的第一道防線,被認為是保護環境最有效手段之一。

  今年上半年,環境保護部堅持站在全局高度審視和謀劃環評工作,圍繞“十二五”環保工作的難點、重點和熱點問題,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以戰略環評、規劃環評優化區域布局,以項目環評推進結構調整,以強化竣工驗收保障環評有效性,切實推動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切實推動環境質量的改善。

  在戰略和規劃環評方面,上半年,環境保護部受理規劃環評報告書17項,完成審查27項。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區戰略環評工作確定了總項目和分項目承擔單位,完成經費劃撥,開展了前期調研。中部地區戰略項目完成成果匯總。組織編寫了《促進長江中下游城市群、中原經濟區產業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起草了《關于以環境保護優化新疆煤炭及相關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此外,在連云港試點戰略規劃環評推動“多規合一”工作,探索區域污染物行業排放總量管理模式。

  在建設項目環評方面,上半年,環境保護部共受理建設項目環評文件89項,批復92項,涉及總投資7028.17億元。對不符合審批條件的17個項目不予審批,涉及總投資1094.28億元。

  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環境保護部提前介入、主動服務、開辟綠色通道,按時保質完成水利、鐵路等一批基礎設施、民生工程和重大項目審批。

  2015年擬開工的30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中,目前已全部完成環評批復,平均審批時間從2014年的40天減至2015年的20天。

  2015年擬開工的60個重大鐵路項目中,由環境保護部審批25項(其中不跨省的7個項目委托省級環保部門審批),目前共批復14項(含正在履行批復程序5個),其余11項尚未報送環評文件。

  在竣工環保驗收方面,上半年,環境保護部共受理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申請55項,完成驗收105項,對未落實環評及批復要求、搬遷不到位的4個項目不予驗收。

  為全力推進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竣工環保驗收工作,環境保護部組織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和環境保護部科學技術委員會有關委員召開了驗收咨詢會,組織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國務院三峽辦、湖北省和重慶市人民政府等驗收組成員單位及專家召開了驗收審查會, 7月初,環境保護部常務會審議并原則通過驗收意見,目前正按程序辦理批復手續。

  下半年,環境保護部將召開“三大區域”戰略環評啟動會,堅決遏制“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項目建設。同時繼續加快推進鐵路、水利、石化升級改造等國家重點項目的環評審批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以電生火” 或將顛覆傳統燃燒方式
“工業園區節能環保循環產業聯盟”在寧成立
黑龍江多舉措大力推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
循環經濟唱響西博會 能源創新成主流
節能環保的最佳選擇:歐科高效鍋爐有效節能30%~50%
發展空間廣闊 湖南打造節能環!皹蝾^堡”
節能環保行業 76家公司去年凈利超億元
相親時只有房是不夠的,還得有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