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綜合指數是美國的80%(2013年為73%),日本的85%(2013年為71%),德國的88%(2013年為77%),韓國的97%(2013年為88%),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總體競爭力同比出現上升。這是近日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5)》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際競爭力方面給出的調查結論。
報告認為,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2014年我國政府密集出臺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各項政策,直接導致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發展速度和市場需求量大幅度提高,帶動了新能源汽車研發、產業鏈配套、商業模式等迅速壯大并創新發展,從而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總體競爭力提升。
具體來看,雖然各新能源汽車車型競爭力水平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新能源商用車產品競爭力整體優于乘用車。而在新能源乘用車中,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產品競爭力強于燃料電池和普通混合動力乘用車。
與此同時,與國外領先企業相比,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國際競爭力仍存在一定差距。我國企業的主要指標如車型數量、價格水平、續駛里程、電耗水平雖然與2013年相比有小幅進步,但與國外領先企業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
在充電設施方面,2014年以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不斷開展,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發展開始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發展整體步入快車道,行業活力持續增強,國家支持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各種新型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據科技部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國共建成充換電站835座,交直流充電樁3萬個。交流慢充樁中,站外充電樁占比77%,其中位于住宅、辦公及商業區的充電樁占總量的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