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建立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草案將盡快提交國務院審議,這是發改委網站8月10日披露相關信息。條例的出臺將從法律層面提供保障,有助于各方碳排放權交易制度的實施、碳排放配額的分配。據機構測算,按照中美氣候減排聲明,我國“碳排放”將在2030年前后達到排放峰值,倒逼國內碳交易市場加速啟動,潛在市場規模達千億元。從事減排技術、減排設備和碳交易等各個環節的企業,有望迎來市場擴展機遇。
據介紹,發改委氣候司7月29日召開全國碳排放交易管理條例草案聽證會,重點就涉及的新設行政許可問題進行探討。氣候司介紹了草案的起草背景,并就涉及的碳排放配額分配管理制度、碳交易核查機構資質認定兩項新設行政許可作了說明。開展碳排放權交易有助于實現低碳發展,是落實我國碳排放峰值目標的重要手段。只有依法對企業碳排放配額實施有效管理、對碳排放第三方核查機構進行必要的資質認定,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才能順利運行。
按照中美氣候減排聲明,我國計劃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將努力早日達峰,并計劃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在碳排放目標的倒逼下,我國碳交易市場正處于加速建設階段,清潔能源企業通過獲得碳指標收益,借助于碳排放權價格上升的推動,進一步做大做強可再生能源份額,為節能減排提供支撐。
數據顯示,我國從2011年開始啟動了7個省市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經過兩年到三年,這些試點從機制建設、法制建設、規則建立、交易平臺建設等都已完成,并從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已陸續上線交易,總體起步較為平穩。截至今年3月31日,7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省市累計成交量約2000萬噸,累計成交金額近13億元。下一步發改委將在7個試點省市基礎上,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建立全國碳交易市場。同時,進一步加快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爭取在2016年開始運行。
據機構測算,隨著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建立,第一階段現貨市場交易額在27億至50 億元,考慮到歐盟現貨僅占到總交易量的5%,因此在市場成熟以后,我國碳交易將迎來千億級市場空間。
公司方面,愛康科技為民營光伏龍頭,主要從事太陽能電池邊框和光伏電站建設運營,并積極布局碳排放領域。其通過收購碳諾科技股權、與北京環境交易所合作,利用光伏電站資產優勢,涉足碳金融領域。置信電氣主營非晶合金變壓器,節能效果明顯,實際控制人為國家電網。旗下碳資產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重點發展碳資產開發和碳交易服務,打造國內領先的碳交易服務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