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京津冀走出跨區域碳交易活棋
來源:經濟日報 時間:2015/8/11 13:27:24 用手機瀏覽

  在北京環境交易所,來自河北承德的重點排放單位正通過挖掘減排潛力、出售富余配額和碳匯項目產生的碳減排量獲得收益,實現橫向的生態補償。截至2015年6月15日,河北承德市的6家水泥企業已全部納入北京碳排放交易系統。北京和河北承德的攜手合作,在中國碳交易市場中首次走出了一手跨區域交易的活棋。

  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實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下的配額交易機制。交易產品包括碳排放配額和經審定的碳減排量。2014年底北京與河北承德宣布啟動跨區域碳交易,不僅服務于京冀協同發展的碳排放權交易,更使碳市場從城市走向區域,為推動建立全國統一市場鋪平道路。

  2013年11月28日,北京會同天津、河北、內蒙古等地簽訂了關于開展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合作研究的框架協議,北京市發改委委托國家氣候戰略中心會同清華大學、北京環境交易所等相關的研究機構,一起承擔跨區排放權交易政策體系和制度建設研究。

  自此,國家氣候戰略中心副主任徐華清成為跨區交易碳市場建設的重要見證者。他表示,這項研究旨在“提出跨區域與市場統一制度與方案設計,研究跨區域交易中的差異化因素!痹诖嘶A上,幫助參與北京市提供跨區域交易的省市提供實施方案,管理辦法等相應的支撐和服務。通過研究,為建立全國統一的碳市場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和問題導向性的建議,支撐全國碳市場的頂層設計。

  “從目前看,參與項目的華北省市中,取得實際進展的就是河北承德。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和鄂爾多斯在進一步推進中,河北的張家口及江蘇鎮江正在溝通協調!

  北京和河北承德的合作,首先從水泥行業開始。2014年12月18日,京冀兩地宣布率先啟動跨區域碳排放交易試點。市場交易主體為京承兩地的重點排放單位、符合條件且自愿參與交易的其他機構和自然人。通過建立跨區域統一的核算方法、核查標準、配額核定方法、交易平臺等,推動區域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也為建設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鋪路。

  作為合作的起點,承德首批將水泥行業納入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在參照北京已有配額分配方法的基礎上,使用相同的配額計算方法,利用北京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做好配額的核發和管理。同時優先開發林業碳匯項目,京承兩地的重點排放單位可使用經審定的碳減排量來抵消其排放量,使用比例不得高于當年核發碳排放配額量的5%。

  時隔半年,“承德市6家水泥企業已經納入了北京的碳排放交易系統。初步測算,這6家企業占承德市碳排放的近60%”,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承德的林業碳匯項目,在北京的環交所掛牌后,累計成交量已經達到7.05萬噸。承德通過碳匯交易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實踐證明,跨區域碳交易不僅擴大了北京市的碳交易市場的容量,提高了市場的活躍度,也在探索利用市場化機制,實現跨行業、跨區域的生態補償方式,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碳排放權交易,一直被業內視為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低碳發展的重要市場化手段。目前,北京、上海等7省市開展的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已全部實現上線交易。納入控排企業近2000家,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以北京為例,自2013年底開市以來,北京碳市場配額交易量達505.88萬噸,交易額2.28億元,在全國7個試點省市中位居前列。經初步測算,碳交易使2013年北京市的重點排放單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降了4.5%,2014年又下降了5.96%,減排365.5萬噸。如今,北京已與天津、河北等省市簽訂跨區域碳排放權交易合作研究協議,以京津冀一體化為契機的全國碳市場建設正悄然展開。

  從試點帶動到區域協同,蓬勃發展的碳市場還需要在哪些方面“更上一層樓”?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王毅坦言,制度建設要在新興環境要素市場當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現有基礎上,碳配額分配、拍賣制度還需要進一步細化,通過制度建設來促進碳市場的良性發展。

  徐華清也表示,跨區域交易不但面臨行業企業差異,還面臨地區差異!笆濉逼陂g各省區市確定的碳排放強度目標不同。在未來的配額分配中,如何考慮地區差異,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而建立一個統一的碳市場,發揮市場資源配置的作用,需要有強有力的法律法規支撐,當前應盡快探索建立全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及分解落實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新模型精準預測土壤“碳排放”
四川省率先完成新一輪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與監測計劃
加快出臺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
國內首個碳排放檢測研究實驗平臺完成調試
2016年山東“工業綠動力”碳減排1900萬噸
香港特區政府將舉措降低排碳強度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