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發改委:統籌穩增長與控排放 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來源:發改委網站 時間:2015/8/10 14:05:28 用手機瀏覽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在積極采取穩增長措施的同時,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著力發展清潔能源,加快促進經濟轉型,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2015年上半年,各地區碳強度下降目標完成情況延續了2014年的良好態勢。具體做法包括:

  (一)重有效投資,促綠色增長。黑龍江省抓住國家加快鐵路建設機遇,今明兩年投資530億元,續建哈齊客運專線、牡綏鐵路擴能改造、同江跨境鐵路大橋,開工建設哈佳快速、哈牡客運專線、牡丹江至佳木斯環線等一批重點鐵路項目。加強重點水利工程建設,今明兩年投資494億元,實施了三江干流和8條主要支流治理、三江平原灌區等農業灌排工程、節水增糧、農村飲水安全、水土流失治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以及穆棱奮斗水庫等引水蓄水工程。遼寧省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推出了首批PPP項目22個,總投資222億元。遼寧省積極推動綠色消費,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

  (二)抓放權讓利,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吉林省努力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充分發揮融資性擔保機構作用,鼓勵實行低費率(或無費率)擔保,增加擔保機構風險補償資金規模,提高擔保行業風險控制能力。在原有的省財政廳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基礎上,再增加2000萬元,著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黑龍江省全面推進公開招標工作,對礦產資源開采及深加工產業一體化發展、集中供熱熱源、風電、光伏發電、糧食倉儲設施等通過公開招標確定投資主體,已經審批、核準的占用國家分配建設規;蛉萘康捻椖浚^一年沒有開工的,取消項目建設資格,騰出空間公開招標。

  (三)抓制度創新,促綠色低碳發展。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往縱深發展,全面建立了碳排放權交易的制度體系,通過制度創新促進企業綠色低碳發展,在保持經濟較快增長的同時,重點排放單位二氧化碳排放總量降低了3.2%,同時為第三方核查機構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江蘇、廣西印發了《重點企事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管理辦法》,江蘇、四川制定了《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實施方案》,江西初步完成企業線上直報平臺建設,并初步確定了全省企業報告名單,為全面開展碳排放權交易奠定了基礎。四川在成都、雅安、遂寧等6個市開展了省級低碳城市試點,建設了綿陽經開區省級低碳園區試點。

  (四)抓清潔能源發展,促能源結構調整。吉林省把提高天然氣供應能力作為促進增長的重要措施。協調中石油、中石化加強產能建設,提高域內天然氣產量。加快推進沈陽—長春、四平—白山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爭取新增10億立方米供氣量。加快推進長春儲氣庫、雙坨子儲氣庫前期工作,力爭9月底前完成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并開始注氣。黑龍江省發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推進風電、生物質發電、光伏發電、水電等電源項目的建設。其中,林甸東明園等風電項目投資105億元,富裕、訥河等光伏電站項目投資10億元,五常生物質發電項目和水電項目投資10億元。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一)通過產業、投資、消費等政策組合實現穩增長和促低碳發展的有效結合。大力發展低碳產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發展。優化投資結構,嚴格控制新上高排放、高污染項目,加大對節能減排、清潔能源基礎設施、生態環保等方面投資力度。積極擴大綠色低碳消費,通過政府綠色采購和財政補貼支持低碳產品的推廣,實施節能低碳產品惠民工程。建設“綠色一帶一路”,在促進國內低碳產業發展的同時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二)力爭“十三五”實施碳強度和碳排放總量增量雙控。將低碳理念始終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通過低碳發展目標引領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推動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實現“碳強度”約束下的相對減排向“碳總量”約束下的增量控制轉變。各地區應在努力完成“十二五”目標的基礎上,科學合理設定本地區碳排放控制目標,并納入本地區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加強對地方制定低碳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的指導,使之既切實可行,又充分與國家目標對接。

  (三)加快全國碳市場建設。建立健全碳交易相關制度體系,加快制定出臺《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和《碳排放權配額分配辦法》。制定全國碳市場建設實施計劃,對各地區參與全國碳市場建設工作的內容、時間和資金支持等提出要求。加強對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總結與指導。夯實數據基礎,建立完善碳排放統計與核算體系。定期開展省級年度清單編制工作,為建立全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和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奠定基礎。加強地方碳交易能力建設,建立技術支撐機構,培養穩定的、高素質的專家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中國將在水利能源交通環保等多領域加大投資力度
我國碳強度下降目標提前3年完成
發改委:深入推進能源等重點領域價格改革
2018中國能源研究會年會在京順利召開
美國全面恢復制裁伊朗 涉及能源業和石油交易等領
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得到初步扭轉
新模型精準預測土壤“碳排放”
四川省率先完成新一輪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與監測計劃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