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節能產業概述
在中國,資源供給不足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且標的重要制約因素。我國人均資源占有量不足,耕地、淡水、森林、石油、煤炭等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推進資源節約,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緩解資源瓶頸制約,促進國民經濟町持續發展的一條必由之路。
從我國的節能潛力看,節能市場十分巨大。目前,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僅為30%左右,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人均能源消費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是世界上產值能耗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節能產業都能夠創造巨大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節能投資前景十分看好.
2、節能市場潛力分析
2.1工業節能市場潛力
工業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是能源的主要生產者,同時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費者。中國工業能源消費量占終端能源消費的比重長期高居70%左右,其中鋼鐵、建材、化工、石化、有色等高耗能行業的能源消費量占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69%,是節能的重點行業。由于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現有的高耗能工業企業還將以一定速度增長,限于政策壓力,這些企業的節能改造已經迫在眉睫,這就意味著工業企業節能將繼續成為節能市場的投資熱點.
2.2建筑節能市場潛力
所謂建筑節能,在發達國家最初為減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現在則普遍稱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_在保證提高建筑舒適性的條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節能從建筑本身的設計建造延伸到整個建筑的全周期,從建筑的設計、施工一直到建筑的使用、拆除整個壽命周期:同時建筑節能也涉及到節材、節水、節地,還要節約運行費用,所以它的范圍越來越廣,市場規模也在擴大。
(1)大型公共建筑的節能市場潛力
從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的外部環境來看,由于能源價格的上漲.越來越高的能耗費用支出也向大型公建用能設備的節能運行管理提出了挑戰。如何降低能耗支出、降低運行成本成為越來越迫切的需求。正在實施的建筑能耗監測,能耗統計、能耗審計和能效公示制度將為大型公建的節能改造提供制度約束,為開展節能服務提供了重要契機。綜合各種因素,未來幾年內,大型公建的節能需求將逐步顯現。對于二我國建筑節能市場來說,通過節能服務市場來實現節能需求也將是今后的發展趨勢。因此,建筑節能服務市場機制將是實現我國大型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的重要方式。
(2)政府機構建筑節能市場潛力
政府機構建筑和相關設施通常是一個國家能源產品和服務的重要消費者和最大使用者,因為政府辦公建筑的能耗費用支出完全來自財政支出,所以政府機構節能不僅可以減少公共財政開支,有效推動節能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廣應用,而且能夠起到率先示范作用。
我國政府辦公建筑的建設高峰集中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實旅就多為不節能建筑,是節能改造的重點之一.而政府在改造的專業技術和能力以及融資渠道方面并不具備優勢,因此進行節能改造多通過專業化的節能服務市場來進行。由于節能服務公司的主要節能收益來自能耗費用的節約,而政府辦公建筑的能耗費用來自財政支出,具有穩定性,因此政府辦公建筑是建筑節能市場主要需求主體之一,發展較為成熟的建筑節能市場均把政府機構建筑作為重要的需求來源.
(3)居住建筑節能市場潛力
目前,我國北方采暖地區90%以上的既有居住建筑是高能耗建筑,其中采暖能耗約占我國建筑總能耗的36%。面對既有建筑存量大、能耗高的現狀,對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也刻不容緩。但由于居住建筑基本不涉及大型用能設備,較少涉及節能運行管理(集中供熱的鍋爐設備除外),所以對居民樓進行節能改造所得到的收益與投入的費用相比徽乎其微,甚至可能投入遠高于收益,因此傳統的節能改造市場中,我國居住建筑的節能改造市場需求較小.
“綠色建筑”概念的提出,為當前的居住建筑設計藏工提供了新的標準,也給居民帶來了新的理念,由此帶來的節能設備及產品市場較為廣泛。例如,為實現節能目標,建設部全面推廣新型建筑節能技術,將聚氨酯材料作為傳統建筑保溫材料的替代品進行推廣。按照中國的建筑市場,每年新增建筑面積為20億平方米。另外還有400億平方米左右的高耗能建筑物亟需加保溫層,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因此,居住建筑節能市場在國家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受國家產業政策鼓勵,目前行業市場需求旺盛,未來增長趨勢向上。
2.3城市與民用節能市場潛力
隨著節約形社會概念的提出,節能設備與產品已漸漸取代非節能產品市場。在當前眾多節能產品中,節電產品最受青昧。8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建立政府強制采購節能產品制度的通知》,要求各級政府機構使用財政性資金進行政府采購活動時,要優先采購節能產品,對部分節能效果、性能等達到要求的產品。實行強制采購。對節能產品實行政府強制采購政策的實施,從市場環節提升了節能產品的價值,對于企業建立環保的市場導向。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做法,使節能產品的市場價值進一步凸顯出來。
目前,節能設備與產品市場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節能服務產業的發展與城市居民節能觀念的轉變為該類產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例如,變頻器、節能燈具、節能空調等已經成為節能產品中的熱門發展對象,受到廣泛的關注。
3、節能市場存在問題
相對于節能產業h大的市場潛力,我國對節能產業的投資比較短缺。作為節約能源的主體,大多數企業的發展更偏重f追求短期經濟效益,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擴大生產和增加產品的市場份額上,對節能工作不夠重視,大多數節能項目的規模和經濟效益在企業經營中并不占有重要地位,并且以市場為導向的節能投資和激勵機制尚未建立或完善等。目前,中國節能市場發展的障礙主要表現為:
(1)節能導向尚未深入中國企業家思想。
(2)一般企業內部缺乏節能技術人員,難以判斷節能項目的技術和經濟效益:節能審計企業又未形成可觀規模。這在~定程度上也抑制了一般企業的節能意向,進一步也會影響到節能企業和節能企業投資者。
(3)節能企業、一般企業、投資機構未能形成大規模的完善的產業鏈,商業模式亟待發展和豐富。目前在合同能源管理中比較大的一個問題便是誠信風險:如果節能客戶經營不善,節能公司承擔的整改費用很可能難以回收.
4、節能市場前景展望
盡管存在一些問題,但我國的節能市場已經逐步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1)市場日益擴大
中國節能產業存在巨大發展空間。新西蘭研究機構通過對中國2000年各省的統計年鑒等的耗能信息統計分析后發現,目前我國企業的節能市場潛力大得驚人,估計節能技術服務市場價值3000億元人民幣,這數字將隨著中國年均10%的用電增長而不斷攀升。這將直接有利于節能企業的投資。進一步為投資于節能企業的投資者提供了有利前景.
(2)企業口益從容
盡管面對著一些投資障礙,但是超過70%的節能公司在2006年實現了從過去。追著項目做”向現在。挑著項目做”的轉變。這與政府全面推動節能工作、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密不可分。進一步,這種情況對于投資于節能企業的投資者來說亦是一個極大的改善.
(3)投融資渠道日益完善
從節能商業模式上來說,一些新興的模式正日益發展和推廣起來,比如能源合同管理等。模式參加者也R益豐富,包括銀行、基金、政府部門、節能企業、節能受惠企業等等,正在逐漸形成較為完善的投融資渠道˙
(4)行業發展階段的優勢
縱觀其它行業的發展史。選擇在行業成長期進入的企業大多獲得了良好的發展。目前,節能行業正處于成長期,在此時進入一方面可以免去市場培育的高投入,一方面行業利潤高,可快速地積聚財富。
這樣的特點,不僅給了節能企業以發展的信心,亦為投資者提供了投資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