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津港貫徹落實“美麗天津·一號工程”部署,從嚴管理治揚塵,引進新技術推動減排,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環境整潔的“美麗港口”。
在天津港東突堤工作船碼頭邊,一艘“津港輪35號”工作船正靜靜停靠在岸邊現場作業。船舶尾部既沒有黑煙冒出,又沒有柴油發動機所產生的噪音。“快來看,現在有了這個充電箱,工作船靠岸后,黑色電纜從碼頭上的充電箱一直連接到船上,也就是改用岸電作業,不再像過去那樣使用柴油機發電機組了,既安靜又干凈。”天津港輪駁有限公司技術部工作人員宋健對記者說。
記者從天津港集團獲悉,今年以來,天津港積極貫徹落實“美麗天津·一號工程”部署要求,把港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抓緊抓實,從嚴管理治揚塵,并引進新技術推動減排,不斷推動天津港生態文明建設邁向新高度,努力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環境整潔的“美麗港口”。
新技術力促節能減排
“千萬不要小瞧港口岸電技術,據測算,一艘萬噸級船舶停泊期間每天使用燃油發電所產生的污染量,相當于50萬輛小汽車每天排放的污染量。而在采用港口岸電技術后,大幅減少了船舶污染排放!碧旖蚋奂瘓F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據了解,天津港每年有超過5.4億噸的貨物由此輸運至世界各地,應用岸電有著廣闊空間。與在港口內作業的工作船相比,?扛鄣拇笮图b箱船舶進行“油改電”,需要的是高壓岸電。
“目前,15萬噸以上集裝箱船普遍使用的是6.6千伏船用電壓。自去年年初,天津港在太平洋國際集裝箱碼頭開展了高壓岸電模式試點,建設了6.6kV、可實現50Hz、60Hz變頻,供電容量為3000千伏安的高壓岸電項目。目前這個項目供電裝置已進入調試階段,預計今年年內可投入使用。”該負責人表示,該項目投用后,全年可為162艘來港集裝箱船舶提供岸電供應,實現替代燃油1290噸,減排二氧化碳4079噸。
今年以來,天津港積極推進集裝箱場橋“油改電”項目,大力推進船舶用岸電工程、太陽能光伏發電和地緣熱設施建設,積極開展油氣回收治理、污水處理升級等工作,使天津港在新能源、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方面走在了全國港口前列,使企業在生產作業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棄物排放量降至最低。
加大資金投入防治污染
除采用新技術節能降耗外,天津港也采取了“網格化”管理,盡量杜絕港口生產作業中的揚塵現象。在強化貨物苫蓋、作業全程灑水噴淋等常規措施之外,還完善了散貨堆場防風網建設,創新散貨裝卸、儲存及運輸方式,引進多功能清掃保潔車,從而實現了從裝卸作業到水平運輸的全過程防塵抑塵管理。
“下一步,天津港將按照《天津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要求,進一步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從源頭防控作業揚塵和大風天起塵,為推動港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和三清一綠的‘美麗港口·一號工程’建設向縱深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該負責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