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資訊 政策法規 產業市場 節能技術 能源信息 宏觀環境 會議會展 活動圖庫 資料下載 焦點專題 智囊團 企業庫
行業資訊  中國節能產業網 >> 行業資訊 >> 國內資訊 >> 正文
4.5萬億商機 各大銀行角逐綠色信貸
來源:中財網 時間:2015/7/28 13:26:04 用手機瀏覽

    目前,環保產業已成為極具發展潛能的新興產業,存在戰略性投資機遇。各銀行借此東風,大力發展綠色信貸。

    巨大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機數據顯示,到2015年,國家規劃要求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達到4.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支柱產業。因此,環保產業的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必將為金融業帶來豐厚的產業利潤。

    銀聯信分析師苗曉麗對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表示,綠色信貸市場的發展前景十分廣闊,孕育著巨大的金融需求和盈利商機。商業銀行目前開展綠色信貸業務不僅可以促進經濟的健康發展,還可以帶動商業銀行經營戰略轉型。比如,綠色信貸作為一項全新的業務,客觀要求商業銀行創新業務運作模式、金融產品服務和風險管理方式,可促進商業銀行創新能力的提升。

    另外,在綠色理念深入人心、客戶環保憂患意識增強的背景下,綠色消費、綠色營銷、綠色投資、綠色供應鏈管理的趨勢對金融業的產品和服務提出了新的需求。商業銀行若不根據環境變化及時發展綠色金融,將面臨客戶流失、市場份額降低的風險。

    各銀行進軍綠色金融目前,各家銀行紛紛在綠色金融領域摩拳擦掌。工商銀行建立了綠色信貸分類與企業評級的關聯,并將其植入和貫徹到信貸流程中。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末,工商銀行投向生態保護、清潔能源、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綠色經濟領域的貸款余額達6553億元,較年初增長9.5%。

    興業銀行在深入分析節能減排產業鏈布局的基礎上,綜合運用信貸和非信貸方式,打造出節能減排全產業鏈的“8+1”融資模式。截至2014年12月末,興業銀行已累計為上千家企業提供了綠色金融融資5558億元,綠色金融融資余額達到2960億元,其中能效信貸融資3118億元,能效信貸融資余額1645億元,可實現在我國境內每年節約標準煤2352萬噸,年減排二氧化碳6880萬噸,年減排化學需氧量(COD)123萬噸,年綜合利用固體廢棄物1711萬噸,年節水量26229萬噸,相當于10萬輛出租車停駛33年。

    浦發銀行在總分行組建專職綠色信貸團隊,專業化運作、垂直化管理,形成總行—分行—支行聯動,支撐綠色信貸業務的快速發展。2013年,浦發銀行與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委員會(EMCA)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浦發銀行將在5年內為EMCA支持并認可的節能服務會員公司提供總額不超過人民幣200億元的意向性授信,以支持節能服務公司用于實施節能減排、循環經濟和環保類綠色信貸項目。近5年,浦發銀行累計投放綠色信貸已超過3000億元。其中,能效貸款余額超過1000億元,覆蓋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運輸節能等多個領域。

    規模偏小,產品品種少銀聯信總經理符文忠對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表示,綠色信貸尚處發展初期,商業銀行在發展綠色信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綠色信貸規模偏小。長期以來,商業銀行形成了以制造業客戶為主體的“高碳型”貸款客戶結構,這在客觀上影響了綠色信貸規模的擴張。節能環保企業和項目大多科技含量較高,投資周期較長,預期效益不太理想,也影響了商業銀行貸款積極性。特別是中小企業,沒有抵押品,也找不到擔保,貸款可得性更低。盡管近兩年綠色信貸方面貸款增加較多,但和經濟轉型的要求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新增綠色信貸數量在年度貸款增量中所占比重仍然較低。

    其次,銀行現有綠色信貸產品線涵蓋的產品品種少,且存在較強同質化傾向,無法滿足市場和企業多樣化的產品與服務需求。由于時下綠色信貸對銀行業績的貢獻尚小,好多銀行在綠色信貸產品研發方面的人力、物力投入不足,產品創新進展遲緩。有的銀行在綠色信貸管理上,簡單復制傳統信貸那一套做法,沒有體現出節能環保企業或項目的特點及差異性,一套完善的包括產品特征、業務流程、內控管理、考核體系在內的綠色信貸管理機制尚未形成。

    另外,各級環保部門對企業節能環保情況最了解,最有發言權。因此,建立環保部門與金融機構的信息溝通與共享機制,是綠色信貸運行和發展的重要條件。雖然國家環?偩峙c銀監會簽訂了“信息交流與共享協議”,但目前該協議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銀行與環保部門的信息交流渠道不暢,不能順利、有效地實現信息資源共享,而且企業的環保信息也基本上未納入央行征信系統。這無疑加大了銀行的信息搜尋與信息處理成本,影響了綠色信貸業務的拓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 iTAG:
高云虎:加快推動工業節能與綠色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
多措并舉突破鋼鐵行業節能瓶頸
勝利油田強化合同能源管理工作
“十二五”晉城市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江西遂川縣大力推進節能降耗
工業節能減排潛力尚待挖掘
節能服務企業融資難有望緩解
重慶部署工業節能監察 提高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利用效率
頻道推薦
服務中心
微信公眾號

CESI
關于本站
版權聲明
廣告投放
網站幫助
聯系我們
網站服務
會員服務
最新項目
資金服務
園區招商
展會合作
中國節能產業網是以互聯網+節能為核心構建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一站式節能服務平臺。
©2007-2019 CHINA-ESI.COM
鄂ICP備16002099號
節能QQ群:39847109
頂部客服微信二維碼底部
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公眾微信
heyzo一本久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