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碳酸鈣產品結構性產能過剩問題突出,產品結構不太合理,其中重鈣產能過剩,而納米鈣、專用鈣仍需進口。行業技術創新能力總體不足,導致產品檔次低、知名品牌較少,環保壓力大,節能減排任務繁重。想要解決這些問題,“十三五”期間碳酸鈣行業必須從淘汰落后產能、推廣清潔生產和開發高附加值精品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提高技術創新能力,促進行業向專業化、精細化、功能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努力實現世界碳酸鈣強國的總體目標。
淘汰落后產能 實現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輕鈣產能基本平衡,重鈣產能已過剩。另外,國產納米活性鈣2500~3000元/噸,價格僅為進口產品的一半。這些都反映出國產碳酸鈣產品結構調整的緊迫性。
為此,“十三五”期間碳酸鈣行業要嚴格市場準入,控制產能無序擴張,輕鈣總量應控制在1000萬噸以內,年增長率保持在3%以內,新上企業單體規模應控制在5萬噸以上;逐步淘汰單體規模在3萬噸以下的企業,徹底淘汰土立窯。逐步淘汰固液分離舊工藝,全部使用自動化離心機;徹底淘汰上懸式離心機,提高產業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對以納米鈣立項的生產低端產品的企業要進行清理和整頓。
為實現企業有序進退,對新上項目要從單套裝置規模、技術水平、物耗能耗、安全環保指標等方面進行約束。
在加快落后產能淘汰方面,要加大安全環保檢查處罰力度,對不符合規模、技術要求和安全環保的企業應加速關;蛳奁谡。鼓勵企業兼并重組,使其朝著集團化、規;、園區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產業集中度。
發展循環經濟 推廣清潔生產
“十三五”期間,碳酸鈣行業要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和節約,以最小資源消耗、最小污染,獲取最大的效益。創建河北井陘“中國鈣鎂之鄉”、中國連州礦產業示范基地、江西永豐新材料產業園和碳酸鈣深加工城等生態工業園區和一批循環經濟示范企業,建成清潔生產、垃圾回收利用、中水回用等六大系統,逐步將循環經濟發展納入法制化軌道。
節能減排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工作,“十三五”期間,碳酸鈣行業噸產品煤耗不超過190千克(含干燥、煅燒),電耗不超過100千瓦時,礦石消耗不超過1300千克。要篩選推廣一批先進成熟的技術成果,實施能效提升、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節能技術改造,切實解決大礦小采、一礦多采問題,引進綜合開發新技術,切實提高礦山的綜合利用率。加大對循環經濟發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的資金支持力度,努力推進行業從資源依賴型和粗放式經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產品輕重并舉 攻關聯合下游
輕重并舉的方針將成為碳酸鈣行業發展的一個趨勢。至“十三五”末,輕鈣高附加值的功能型產品要達到400萬噸,占總量比重要達到35%以上,平均增幅在20%以上;重鈣年均增幅要控制在1.5%以內,要從產品升級角度有效利用重鈣資源。
按輕重并舉方針,開發適應市場需求的高端產品,引導企業向資源豐富的區域集中,不斷提高產業集中度。碳酸鈣行業要與塑料、造紙、涂料行業聯合攻關,提高制成品的質量,使高端產品占領市場,低端產品退出市場。另外,碳酸鈣行業還要不斷優化進出口產品結構,從產業鏈、價值鏈的低端走向高端,重點發展無紡布、PVC塑管、塑料母料、造紙油墨、醫藥牙膏鈣、精細陶瓷、高分子材料等高科技項目,確保碳酸鈣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