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 日下午,在中山火炬開發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碧藍節能環?萍籍a業(中山)基地招商對接大會上,來自廣東省的42家節能技術服務企業,與該基地簽訂進駐協議書,這些企業將在今年8月該基地正式運營之后入駐,為覆蓋半徑為100公里之內的能耗大戶、污染大戶提供節能減排服務。這標志著中山節能減排工作進入一個歷史新階段。
廣東省節能協會副會長、中山市節能協會會長、碧藍節能環?萍籍a業(中山)基地董事長施力仁告訴記者,該基地是廣東省節能協會與中山市道享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2015年廣東省節能重點項目之一,基地位于火炬開發區,基地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總投資3500萬元人民幣,按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GB/T50378-2006)和《廣東省綠色建筑評價標準》(DBJ/T15-83-2011)裝修而成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目前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即將于今年8月投入運營。該基地將集中入駐與節能環保行業相關聯的節能環保服務機構、節能環?蒲袡C構、節能檢測機構、節能第三方審核機構、碳排放核定機構、節能投資機構、培訓機構等。
廣州市中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蔣女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該公司總部在廣州南沙自貿區,此次將投資5000萬元在中山該基地成立一家碳排放投資有限公司,以碳資產投資為主。她坦言,到目前為止,廣州市只有碳排放交易市場,但沒有規模成型的節能環保產業基地,而珠三角地區的制造業能耗大戶非常多,因此,該公司非常看好節能環?萍籍a業(中山)基地這個平臺,“這個基地就相當于一個節能環保醫院,所有入駐的節能環保服務機構就像醫院里的各個不同功能科室,可以同時為能耗大戶、污染大戶提供針對性的節能減排服務,所以,這個平臺對于能耗大戶、污染大戶和節能環保服務機構都是雙贏!
據施力仁介紹,隨著中國政府對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的重視,各地節能減排工程正在不斷推進實施。從政策層面上看,對于年耗能達到一千噸標煤以上的能耗大戶,今后將強制進入碳排放交易市場進行統一管理,對年耗能一千噸標煤以下的能耗企業則加征相關稅收,以迫使各類能耗企業控制碳排放量、推進節能減排工程。目前,中山市已經有4家企業被強迫進入碳排放交易市場統一管理,但實際上年用能耗達到一千噸標煤以上的能耗大戶至少有500家。
“從100公里半徑范圍內的珠三角企業能耗情況看,中山基地面對的服務對象至少達2000家,因此,未來節能環保科技產業(中山)基地除了節能環保服務業務,還將建立碳排放交易平臺。我們將以‘中山模式’在全國復制建設60個節能環保科技產業基地。”施力仁如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