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治理一直以來都是社會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近日,中央高層指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初見成效,下一步仍任重道遠。近三年來,國家在大氣治理上投入了263億資金,效果也是顯著的。今年上半年,京津冀、長三角及珠三角三大重點區域的PM2.5平均濃度均實現大幅下降。有分析認為,未來在節能減排的壓力下,環保行業的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大,相關上市公司也會明顯受益。
國家大力扶持環保產業
消息面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強指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初見成效,相關各方做了大量工作。下一步仍任重道遠,環保部要與有關部門和地方繼續加強協同配合,把防治措施一項一項落到實處,讓藍天更多,讓群眾滿意。
2013年-2015年,中央財政共劃撥了263億資金專門用于大氣污染防治,其中主要是支持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同時,“大氣十條”要求制定的25項排放標準已全部完成。
不僅是大氣,水污染防治也備受國家重視。繼“大氣十條”后,國務院4月16日又出臺了“水十條”。“水十條”提出,到2020年,全國水環境質量得到階段性改善,污染嚴重水體較大幅度減少,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提升,地下水超采得到嚴格控制,地下水污染加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近岸海域環境質量穩中趨好,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水生態環境狀況有所好轉。
之前環保部曾透露,“水十條”總投資預計超過2萬億元。中信證券分析預測,“水十條”出臺后,從消滅劣類水角度出發,近年來已逐步開始的市政污水提標改造將得到進一步強化。若僅考慮重點地區污水廠在3年內完成改造、單位投資按“十二五”規劃中平均約525元/噸進行估算,則年投資需求或達108億元。
從國家扶持的態度來看,環保產業未來前景十分廣闊。
過半企業中報預增44%
不僅僅是國家扶持,從環保企業本身來說,其業績也是一大亮點。截至7月18日,環保板塊56家公司中已有38家公司公布了中期業績預告,環保板塊中期業績同比增長44.6%,在全行業中位居第7位。
廣發證券將其做了更細致的分類。以市值大小來分類,近兩年來,100億市值以上公司的利潤占比不斷上升,2015年中報業績占比達到85%,而50-100億和50億以下市值公司增速僅為6.2和16.0%。分板塊來看,固廢、水處理、大氣、監測、生物質板塊繼續延續高增長狀態,分別增長52.4%、45.7%、63.7%、47.2%和73.0%。個股方面,除并購并表帶來的高成長外,三聚環保等公司業績表現亮眼。
從未來發展來看,國家對環保行業PPP(公私合作模式)項目的資金扶持力度也在不斷加大。有報道稱,財政部或將加大對PPP示范項目的扶持,模式包括對于存量項目給予項目資金額度5%的補貼基金,對增量項目用PPP基金提供融資支持等。PPP扶持力度加大將加快推進項目的落地,廣發證券預期三、四季度為PPP項目的落地高峰期。近期上市公司層面PPP項目訂單在加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