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萊蕪日報報道,銅銦鎵硒對不少人來說是個新鮮事物,但對于希格斯新能源公司而言卻再熟悉不過了。他們研發出的銅銦鎵硒薄膜太陽電池厚度僅為一張紙的1/50,發電量是普通太陽能電池的1.2倍,相比晶體硅電池成本下降了2/3,填補了國內太陽能電池產業的空白。
希格斯僅僅是我市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領域迅速升起的一顆新星。近年來,隨著全市轉調發展步伐的加快,我市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主要涉及太陽能、風能、節能變頻變壓設備等領域,規模以上企業有39家。目前,全市已經形成風力發電機主軸、太陽能電池板及發電系統組件、非晶合金變壓器等30多個系列上百種產品。去年,全市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實現產值約41.8億元。
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作為戰略新興產業,對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縱觀全市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雖然總體發展勢頭良好,但仍存在發展起步晚、質量效益不高、在同行業中競爭優勢不強的現狀。如何尋找突破點,引領這一產業振興提升?
全市產業振興提升動員大會后,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推進組通過深入調研,依托企業科技平臺,把脈我市這一產業現狀、前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提升實施方案》,明確了以提高技術與裝備、產品和服務水平為重點,強化政策引導,加大資金投入,突出自主創新,著力建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科技創新平臺和龍頭骨干企業,力爭突破產業發展瓶頸,把萊蕪建成魯中地區具有競爭力的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基地的目標。
目標,指引著前進的方向?萍紕撔率且I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戰略,一座與科研院所合作的“橋梁”搭建了起來,為產業發展注入了原動力。目前,我市的新能源與節能環保企業已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東北大學、山東大學等高校取得合作,建有省級技術創新平臺8家,擁有8名海歸博士組成的創新團隊,實施省級以上重大計劃項目12個,研究創造出了一批在國內領先水平的產品。正順風電通訊設備公司生產的通訊鐵塔,研發了“一塔三網”的自主知識產權,在國內外市場競爭優勢明顯;恒威電力非晶合金變壓器技術在國內領先;鳳凰集團無水箱太陽能熱水器填補國內空白;阿爾普爾空氣能空調市場占有率大;山東能源電器公司新上了智能霧化裝置生產項目……一個個技術含量優、市場前景廣、附加值高的項目,成為跨越發展的主力軍。
抓招商、促轉調,拉長產業鏈條成為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振興提升的又一路徑。為此,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推動組幫助企業通過股權轉讓、技術引進、合資合作等形式,靠大聯強,上新項目,不斷拉長產業鏈條,在轉調發展、提質增效上求實效,全面提升競爭力。同時,還緊盯國內新能源與節能環保行業龍頭企業,進行定向招商。目前,洽談項目80余個,簽訂合同項目23個,近期準備開工項目17個。準備開工項目預計總投資76億元,項目投產達產后,可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利稅10億元。中核國纜新上的20兆瓦光伏發電站項目,總投資2.6億元,今年可完成投資2200萬元;山東華能萊蕪發電廠投資10億元的20兆瓦光伏發電站項目,今年可完成投資1000萬元……一個個項目承載著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產業振興提升的希望。
數字是見證發展的最有力佐證,統計數字顯示,1—5月,全市39家新能源與節能環保企業新增固定資產投資8.44億元,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同比增長25%,完成稅收8000萬元,同比增長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