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號文發布后,引起了行業的極大關注。文件中涉及污水處理勞務、再生水勞務,自7月1日起,征收增值稅,后返還70%,即需要交納30%的増徝稅。以前污水處理等一些服務業都是免增值稅的,78號文的出臺是開征增值稅的標志。近日,“增值稅”話題已經成為行業企業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
很多觀點認為,政策的初衷,肯定是要鼓勵和支持產業發展的。知名行業研究員李想分析認為,78號文中,規定污水加工后達到排放標準限值的企業才能享受增值稅退稅,這有利于淘汰小企業,在管理、技術、資金等方面占據優勢的大企業將從中受益。將增值稅由免稅改為按照70%比例退稅,并不意味著政府對水務板塊的支持力度在減弱,政府通過市場化的稅收手段,淘汰部分中小企業。在環境容納力度接近極限、政府節能減排壓力巨大、水十條頒布不久、大力推行PPP的背景下,政府對環保水務的扶持力度不會減弱。
以此來看,政策本意是好的,但對于一個已經多年享受到減稅的產業來說,其實也無形中加大了產業的負擔。因此也有聲音表示,政策的出臺,有些考慮欠周詳,政策的執行應該有相應的配套細則。
菲力環保董事長邵仲平認為,通過多年努力,B0T污水處理廠建設逐步成熟,的確需要不斷加強管理,強化推廣力度,促使已建、在建、待建項目規范化建設、運行、管理,達到各級、各界人人參與環境治理的目的。但低回報的環境治理項目過早的談稅會影響其積極性,國家投入的財政治理經費也可能會更大。按照周期來看,再經過10至15年后談稅,可能較為穩定穩妥。
他介紹,幾年前國家對全部農村承包地免除稅收,當時深得民心。但現在回頭總結發現,部分農民戶開始只享受補貼,將承包地租賃別人,失去勤勞致富的斗志精神。導致大量優質農村糧田被棄荒。如果當時能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可能會發現國家減免及補貼能夠按實際產出收割來計量,或許更會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工業企業也是如此,富民強國是關鍵。他同時表達了一些擔憂,按照習總書記治國方略,打擊腐敗、從嚴治政的要求。從78號文來看,即征即返,又必須批準審核再返還,那就存在可批準和可不批準,可多可少得問題。讓人擔憂的是,這會不會導致新的腐敗土壤生成?
有業內人士也認為,如果真的取消污水處理廠免增值稅政策,對于再生水利用是災難性的。對此,中環水務王曉明表示,之前的財政[2008]156、財政稅[2011]115號沒出過細則,但這次78號文確實面臨如何操作的問題,而且一石擊破水中天,引起業內極大反對聲音,相信可能會有補充文件。能源環境律師陳國強則認為,政策制定必有其背后的緣由,與其無用抱怨政策,不如積極考慮如何應對。例如可進行增值稅進項梳理,稅收籌劃?丛瓉淼腜PP合同(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協議),一般都會有稅收調整或者法律變更條款,可以到合同中去找調價及補償機制。
為進一步深入探討此話題, 7月21日, E20環境平臺特舉辦“鏗鏘三人行”,聚焦財政部78號文,圍繞污水處理企業開征增值稅等話題,邀請行業專家,以及北控水務、桑德、北排、中法水務等影響力企業代表及行研機構代表等,展開深入探討,為國家制定相應的規范和政策獻言獻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