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了,怎么辦?企業要生產,設備要升級,相信許多人在這個煤市異常寒冷的冬季里會束手無策。然而,兗州煤業卻能“借雞生蛋”,僅憑一紙合同,引進社會資金4348萬元,推進實施7個項目改造升級。其中運行的6個項目一年節電820萬度,節約標準煤4209噸,節約費用829萬元。
這種“借雞生蛋”的運行模式叫“合同能源管理”。
企業何樂不為
記者在兗州煤業機電環保部了解到,兗州煤業第一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是東灘礦空氣壓縮機升級改造及余熱利用。該項目于2014年1月15日投入運行,改造完成后,空氣壓縮氣電比由原來0.1328kWh/m3降到0.0955kWh/m3,全年節約電量550萬度,節約蒸汽費用100萬元。
合同能源管理(簡稱EPC,國內簡稱EMC),是一種以節省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這種節能投資方式允許用戶使用未來的節能收益為工廠和設備升級,降低目前的運行成本,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后,節能融資、管理、服務等都由專業的服務公司來完成,企業無需投資,也不用配備專業管理人員,更沒有風險,企業何樂不為?”兗州煤業機電環保部門一名負責人說,“2014年,我們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開展節能技改工程,實現余熱回收利用和裝備性能升級!
記者了解到,兗州煤業2014年利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引入社會資金約4348萬元,實施了東灘礦、濟三礦、趙樓礦、濟二礦空壓機升級改造和余熱回收利用等7個項目。截至2014年11月份,兗州煤業處于運行的合同能源管理項目6個,節電820萬度,節約標準煤4209噸,節約費用829萬元。
上述兗州煤業機電環保部門負責人認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除了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外,還會產生積極的社會效益,如各礦都在進行的綠色照明改造,每年可節約30萬到50萬元,“過去景觀照明都是白熾燈、日光燈,現在都更換成了LED燈。”他說,“現在LED燈都進入家庭了,原來用40瓦的燈照明,現在用LED燈,只要四五瓦就可以了。”
三年收回節能投資
在東灘礦一塵不染的壓風機房,記者見到了正在運行的6臺壓風機。值班技術員王德強正在擦拭著電機。
王德強介紹說,空壓機運行時會產生大量熱量,這些熱量如果不交換掉,可引起電機高溫及排氣高溫,影響空壓機的使用壽命,更影響壓縮空氣的質量。熱回收系統可回收壓風機余熱,降低壓風機運行溫度,并將熱能用作加熱洗浴用水,節省蒸汽,實現低碳經濟;智能穩壓控制裝置和變頻恒壓控制系統,可實現壓風系統排氣壓力的控制,降低礦井單位氣量的電耗,降低設備的運行維護費用,增強系統的可靠性。
王德強對這些空壓機了如指掌。他帶著記者邊走邊介紹,余熱系統投用后,壓風機的主機排氣溫度由原來98-100℃降至85℃左右,每天可將1000噸進水溫度18℃的洗浴水加熱成35℃熱水,每年節約蒸汽5000多噸,節省費用140多萬元,相當于年節約標煤430多噸,每天節電5490多度,每年節電192萬度,節省電費119萬元,相當于年節約標煤236 噸,每年還節約運行費用260多萬元,相當于每年節約標煤668多噸,每年減少CO2 排放1738多噸。
記者了解到,東灘礦空壓機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類型為節能效益分享型,由濟寧市節能技術服務中心總投資325萬元,按照現場計量測試,預計技術改造產生的經濟及節能效益為 162萬元/年,計劃三年收回節能投資。合同規定,“在設備投入運行后進行節能效果評估,根據實際情況收益在合同期內按節能收益的一定比例支付給合同方,合同能源管理期同時結束,項目合同結束后設備使用權無償移交給東灘煤礦!
國家和各方均受益
2015年,兗州煤業將繼續推進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以實現節能降耗。其新項目有兩個,一個是礦井排水系統優化和全谷期排水項目。該項目首先在礦井涌水量較大的濟寧三號煤礦和趙樓煤礦實施,現兩礦正在制定實施方案,預計2015年下半年實施完成,預計每年可節約電費100萬元和250萬元。另一個項目是推廣使用交流永磁同步電機,逐步解決“大馬拉小車”問題。濟寧三號煤礦和鮑店煤礦在主要膠帶系統率先實施,若實現全礦井主要膠帶運輸系統永磁同步電機的使用,預計年可節約用電800萬kWh。其他項目還有壓風機離心式改造及其余熱回收利用、電廠余熱回收利用、綠色照明工程等。
記者從鮑店礦了解到,“智能永磁直驅系統”目前在該礦井下2309巖集運一次試車成功,革命性采用“永磁直驅電機”代替傳統機械驅動裝置。該礦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永磁直驅系統具有高效節能、驅動系統智能化、起動轉矩大、過載能力強、系統免維護等特點,該系統采用物聯網技術,可實現無人值守、遠程控制、在線監控、故障診斷,轉速隨運載煤量自動調節。以常用的多段線路帶式輸送機為例來計算節能效益,將節能20%左右,年節約電費63.5萬元。同時,該系統不需減速器、機械軟起裝置,因此在實際使用中無需更換潤滑油、檢修齒輪箱,節約了使用成本、降低了維護工作量,年節約維護成本37萬元。
兗礦集團發〔2012〕74 號文《兗礦集團有限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管理辦法》規定,“集團公司所有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年節能收益率在10%以上的用能單位, 均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實施節能技術改造!
“羊毛出在狗身上,豬買單!边@是互聯網領域的一句戲言。把這句戲言套用在合同能源管理中也很恰當,設備升級改造的費用由節能公司承擔,雙方不僅能共享利益,節能公司還能享受到國家獎勵。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規定,節能公司獎勵資金由中央財政和省級財政共同負擔,其中:中央財政獎勵標準為240元/噸標準煤,省級財政獎勵標準不低于60元/噸標準煤。
兗州煤業副總經理趙洪剛認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對于企業來說是“利大于弊”,除了設備的可靠性外,企業幾乎沒有風險,但是這種“可靠性”在簽訂合同時也做了硬性規定。即便企業真的資金充裕了,這種“借雞生蛋”式的合同能源管理也值得應用和推廣,使用方企業不花一分錢,可分得紅利得到設備;投資方節能公司不僅分得紅利,還能享受到國家獎勵;國家投資部分獎勵,最終得到“山清水秀”!捌髽I得利、投資方得利,最終受益的還是國家!
據悉,兗州煤業2015年合同能源管理的7個項目全部投運后,每年可節約電費、蒸汽費、維修費等合計30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