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全力推進山西經濟創新發展和綠色發展、培育發展新的支柱產業和優勢產業、盡快打破‘一煤獨大’發展格局的有效途徑!鄙轿魇∩缈圃耗茉此L韓東娥研究員認為,山西省《節能環保產業三年推進計劃(2015-2017)》(下簡稱“推進計劃”)和《山西省節能環保產業2015年行動計劃》(下簡稱“行動計劃”)的出臺和落實,將對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壯大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是實現我省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實現低碳減排目標節能環保產業是最佳切入點
“山西是污染大省,卻是環保產業小省!表n東娥表示,作為典型的資源型省份和能源重化工基地,資源環境制約是當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
據統計,2013年,山西萬元GDP能耗水平為1.62噸標準煤,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2倍;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全國年均水平的17%,且85%以上的河流已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半數以上的河流或河段已經喪失了使用功能。
因此,盡快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狀況,改善環境質量已成為緩解山西資源瓶頸約束的客觀需要,而只有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形成一定規模的節能減排工程技術基礎和能力,才能切實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高耗能、高污染問題,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
節能環保產業是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提供技術產品和服務而形成的新興產業。從世界各國發展情況來看,以化石能源為基礎的工業社會已悄然把人類帶入了“高碳經濟”體系。目前山西正處于快速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時期,經濟社會的發展勢必帶來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在能源、資源短缺、環境惡化日益嚴峻的困境面前,要實現我省低碳減排目標,節能環保產業是最佳的切入點。
建設10大產業基地打造新興支柱產業
山西省節能環保產業“推進計劃”和“行動計劃”,是根據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實際,主動對接“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國家工業轉型升級要求,制定了時間表、路線圖、具體項目載體,為培育壯大我省節能環保產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梳理“推進計劃”和“行動計劃”,韓東娥認為,我省今后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思路清晰明了,即主要是以企業、裝備(產品)、技術、服務為抓手,以項目為依托,圍繞引導產業投資、做大骨干企業、攻關關鍵技術、優化產業布局等方面,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我省重要的新興支柱產業。
規劃了推進路徑、產業定位和發展重點方向,即重點培育壯大節能產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節能環保裝備產業等三大產業,增強了推進計劃的針對性、指導性和科學性。
突出了項目帶動效應,即實施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節能環保裝備技術改造項目、資源綜合利用和清潔生產項目、超低排放改造項目等四大重點項目,三年計劃具體落實到606個重大項目上,預計投資712億元。
在韓東娥看來,最給力的是10大產業基地的建設,如太原—運城高效節能機電產品基地、太原—忻州高效節能環保鍋爐基地等,會為各市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布局指明了發展方向。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增大和公眾環保意識逐漸增強的大背景下,我省傳統的產業結構難以為繼,亟須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進新興產業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顯然,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我省重要的新興支柱產業,是打破“因煤而興、因煤而困”的發展格局,由傳統產業獨大向多元發展轉變的必由路徑。
|